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合资品牌电动车被自主品牌吊打?本田这次直接换打法了!"上海车展上,本田展台的电动车烨GT旁围满了人。但比新车更引人注目的,是展板上三个醒目的中国供应商名字: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

一、油车时代的王者,为何被电动车逼到墙角?

十年前,本田CR-V加价3万还得排队提车。如今同样价位,消费者转头就买国产混动SUV。数据显示,2023年合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跌破18%,本田电动车型销量仅占其总销量2.7%。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问题出在"作业本"上——大多数合资车企直接把海外车型搬来中国,可欧美市场压根不流行纯电动车。等这些"油改电"产品漂洋过海,国产车早就迭代两三轮了。更扎心的是,本田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技术,在电动车赛道直接变成"屠龙技"。

二、这次本田学聪明了

上海车展释放的信号很直白:缺什么就补什么。

  • 智驾短板找Momenta:这家中国公司刚帮某新势力车企拿下城区NOA(导航辅助驾驶)测试第一名

  • 座舱体验靠DeepSeek:其AI大模型能让车机像ChatGPT一样"说人话",烨S7车主年底就能OTA升级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 电池成本押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CTB一体化技术,可能让本田电动车价格直降20%

有业内人士透露,本田这次合作不是"贴牌采购",而是要求供应商派驻工程师联合开发。这种深度绑定模式,在合资车企里算得上头一遭。

三、转型背后的生死时速

本田的焦虑写在财报里:2023年中国市场净利润同比下滑12%,4S店平均库存周期拉长到45天。反观比亚迪,靠DM-i混动技术单月销量突破30万辆。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这次转型有三重意义:

  1. 短期:用中国技术讨好中国用户(烨P7定价直接看齐小鹏G6)

  1. 中期:把中国当"技术试验田",反哺全球电动车研发

  1. 长期:保住2000万本田燃油车老用户的置换需求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不过挑战也很现实。某自主品牌高管私下调侃:"现在才想起来补课?我们车机都开始卷AI大模型了。"

四、合资车企的转型样本

本田这步棋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1. 日系三强中,丰田刚宣布与腾讯合作智驾系统

本田押注中国供应商,只为加速突围-有驾
  1. 大众安徽工厂直接采用国产电池和电机

  1. 宝马沈阳研发中心开始招揽本土AI人才

行业分析师指出,2024年合资车企会出现明显分化——敢用中国供应链的能活下去,放不下身段的可能步法系车后尘。

这场转型就像电动车加速测试:本田把油门踩到底的时候,仪表盘上跳动的不仅是车速,更是生死存亡的倒计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