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35周年短片《年方35》中直言不讳,“35岁背着是个包袱,放下是垫脚石,踩着就能迈过这道坎。”
就在昨天,长城汽车宣布启动 “35+计划”,专门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开放专场招聘,岗位覆盖技术、采购、企划等核心领域。在中国汽车行业,这是首次由头部企业公开拆解“35岁门槛”的潜规则。
这一行动直指中国职场根深蒂固的痛点:85%的职场人认为存在“35岁门槛”,35岁以上求职者简历回复率不足20%,而与此同时,45%的企业却面临核心岗位人才断层。
PART#01
35岁困境:职场中的隐形高墙
在中国职场语境中,“35岁”已超越年龄本身的生理意义,成为一道无形的分界线。它标示着成长,也暗示着阻力;代表着经验,却被误读为“成本高企”的代名词。
这一标准最初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公职招录体系,后被互联网招聘平台机械复制,逐渐演变为用人成本和效率的粗暴分界点。
在追求极致效率的职场逻辑下,年轻员工因起薪低、负担轻、加班意愿高等特点获得结构性优势。而35岁以上人群却被系统性地边缘化,陷入“晋升受限、岗位受限、淘汰风险”的恶性循环。
“对于很多单位来说,如果你没有无可替代的竞争力,年满35岁即被视为已经触碰了‘年龄红线’。”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朱丽亚指出,“年满35岁的人被贴上各种标签——生活琐事多、工作精力有限、身体健康有风险”。
PART#02
破冰之举:长城汽车的“35+计划”
长城汽车选择在成立35周年时推出“35+计划”绝非偶然。这家从负债200万的保定小厂成长为全球车企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打破偏见的技术奋斗史。
招聘窗口仅开放10天,但背后意义深远。岗位覆盖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营销传播、技术研发等多个核心领域,工作地点分布在保定、北京、上海等多地。
与传统招聘不同,长城此次彻底摒弃了年龄隐瞒这一潜规则。应聘者无需为简历上的年龄栏犯愁,无需刻意掩饰岁月痕迹,而是可以将经验与能力作为求职的通行证。
“职场没有保质期,人才不分有效期。”长城汽车在招聘声明中强调。这不仅是一次招聘活动,更是对职场年龄歧视的公开挑战,其背后蕴含多重社会意义与就业利好。
PART#03
简约是一种 生活态度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35岁以上群体具有独特的职场价值。魏建军看得明白:35+群体在项目管理、风险预判、资源整合上的积淀,是技术全球落地的保障。
中年人才是企业文化与技术积累的压舱石。他们了解完整的产品开发链路,熟悉供应商生态,拥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擅长通过“微改进”提升系统效率。
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电动化、智能化到全球化,每个领域都需要深厚积淀。资深工程师熟悉完整的产品开发链路,了解供应商生态,拥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能通过“微改进”提升系统效率。
长城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海外市场扩张需大量具备跨文化适应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资深人才。目前,长城已布局13个全工艺整车基地,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突破1500万。这样的全球布局需要经验丰富的团队支撑。
PART#04
简约是一种 生活态度
尽管中年人才价值显著,但企业引入这一群体仍面临诸多挑战。岗位适配与文化融合是首要难点。需要设计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帮助中年员工更新数字化技能,同时平衡其家庭责任与工作强度。
避免将招聘变为“年龄照顾工程”至关重要。长城聚焦技术、质控、AI工程、工艺管理等经验密集型岗位展开精准设岗,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年龄、能力、岗位”关系的系统性重构。
个体转型也需同步。35+群体需主动“技能再造”,例如考取“碳排放管理师”“数字化管理师”等认证,将经验与新兴需求嫁接。
更大的挑战在于行业扩散效应。若仅个别企业行动,难以扭转整体就业歧视。需要联合更多企业形成联盟,并推动招聘评估体系改革。
PART#05
简约是一种 生活态度
长城汽车的“35+计划”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呼应了全国范围内对年龄歧视的反思。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35岁门槛。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多措并举保护35岁以上求职者就业机会,引发社会广泛共鸣。
在地方层面,多地已将“35岁歧视”纳入劳动监察或提供雇佣补贴。政策与市场的协同正逐渐形成。
从全球视野看,在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有明确的禁止年龄歧视的劳动法。若以年龄划界在招聘中明示标语,将严重触犯法律并面临高额赔偿。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退,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接近40岁,若企业依然坚持“年轻=战力”的用工逻辑,无异于放弃整个经验丰富、仍具高产出的劳动主力军。
PART#06
简约是一种 生活态度
长城汽车“35+计划”标志着职场价值观从“年轻崇拜”转向“经验价值重估”。它既为中年群体注入强心剂,也为企业揭示:在老龄化与产业升级并行的时代,打破年龄桎梏才能激活深层生产力。
当魏建军宣布“35岁是人生履历的新开始”,他不仅为长城写下注脚,更为中国职场推开了一扇窗。窗外,是被偏见遮蔽的广袤风景;窗内,是无数等待被重新点亮的职业人生。
人力资源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收割“青春红利”,而在于让每个年龄段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经验沉淀与技术传承,始终是支撑企业穿越周期的真正引擎。
正如小米CEO雷军所言:“没有老兵就没有传承,没有新兵就没有未来。”企业若把人才“年轻化”看得过于重要,反而会导致大量处于“成熟期”的人才资源被闲置与浪费。
长城汽车的破冰之举,或许将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水岭时刻——当35岁从焦虑符号蜕变为“厚积薄发”的起点,一个更加健康、多元、包容的职场生态正在向我们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