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置办座驾,现在真是琳琅满目,挑得人眼晕。
这不,蔚来新ES6刚揭开面纱,就有人抢先去品鉴了一番。
品鉴完了,直呼这次升级都用在了“裉节儿”上,听着颇有门道。
咱先唠唠这“裉节儿”。
外形略作调整,内饰精进,座椅更熨帖,智联交互更趁手…… 乍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石破天惊的革新。
但细细一咂摸,这些不都是车主们平日里嘟囔最多的地方吗?
早先总有人诟病ES6的座垫不够暄软,长途驾乘容易腰椎闹脾气;还有人抱怨智联体验差点火候,NOMI反应稍显迟钝。
这下好了,座垫加厚了,承托也更到位了,NOMI也变得愈发伶俐了。
这就有点意思了。
如今的造车行当,仿佛都热衷于堆砌配置,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一股脑儿地塞进去。
但真正中用的,能改善用户体验的,反倒容易被撇在一边。
蔚来这次似乎另辟蹊径,没玩那些花拳绣腿,而是把心思扑在消弭用户痛点上。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升级都是“修修补补”,不够劲爆。
毕竟,眼下新能源车市厮杀正酣,你不搞点大手笔,分分钟就被别人盖过风头。
但关键在于,什么才算“大手笔”?
是更迅猛的零百加速?
还是更大的炫彩屏?
这些固然要紧,但倘若舒适性和智联体验跟不上,也只能算是“徒有其表,金玉其外”。
换个角度瞅,蔚来这次的“务实”改良,或许也折射出新能源车市正经历的一些嬗变。
往昔大家角逐的是参数和配置,现在开始看重用户体验和口碑了。
说到底,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久相伴。
如果车子开起来不舒坦,用起来不顺溜,再多的高精尖也只是徒增烦恼。
提到这儿,就不能不捎带脚提一下蔚来的换电模式。
这次新ES6也沿用了这个模式,并且还推出了限时优享和服务章程,据说能省下一笔可观的燃料费。
这对于有里程焦虑的用户而言,着实是个不错的选项。
毕竟,充电桩再鳞次栉比,也不如换电来得便捷高效。
不过,换电模式也面临一些龃龉。
比方说,换电站的营建成本高企,运维也需投入巨量资源。
而且,不同牌号之间的换电标准不统一,也给用户添了些许不便。
倘若这些症结能迎刃而解,换电模式或许能成为日后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归根结底,这次蔚来新ES6的升级,就像是一次“地毯式”的优化。
它没去追逐极致的性能,也没去堆砌过剩的配置,而是通过化解用户痛点,提升整体的驾乘感受。
这种“不玩噱头,只求实效”的思路,或许才是改款车型应有的风范。
话说回来,置办座驾这档子事,终归还是得看个人偏好。
有人追慕速度与激情,有人看重舒适与实用。
但无论如何,车企都应该把用户摆在首位,多倾听用户的肺腑之言,多解决用户的实际困厄。
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屹立不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