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爆发:从电动四驱到扭矩分配的“暴力美学”
腾势D9以“双电机四驱+智能扭矩管理”实现动力跃迁。其前电机最大功率170kW,后电机230kW,系统综合功率达374kW,实测中零百加速仅需4.9秒。更关键的是,其搭载的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可实时分配前后轴动力,例如在急加速时,后轴扭矩输出占比高达70%,配合抓地力极强的马牌PC6轮胎,实测中在湿滑路面仍能保持稳健的起步姿态。不过,该车型的动能回收力度不可调,松开电门时拖拽感较强,需驾驶者提前适应。
岚图梦想家则通过“增程式动力+超增压模式”打破MPV性能天花板。其1.5T增程器与前后双电机协同工作,系统综合功率420kW,零百加速实测4.8秒。其独创的“超增压模式”可在弹射起步时短暂释放额外扭矩,实测中0-60km/h加速仅需2.3秒,超车时动力响应堪比性能轿车。但该模式的持续时间为10秒,频繁使用可能导致电池过热,系统会强制降功率。
全新高山以“三电机四驱+弹射起步”重新定义MPV性能。其前轴单电机与后轴双电机协同输出,系统综合功率达510kW,实测零百加速仅需4.5秒,成为三款车型中的“加速王”。更颠覆的是,其搭载的“弹射起步控制系统”可同时调节电机扭矩与ESP介入时机,实测中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的状态下,后轮仍能保持轻微滑动而不失控,兼顾了速度与驾驶乐趣。不过,该系统的操作门槛较高,需驾驶者精准控制油门与刹车,否则可能触发方向盘控制报警灵敏度过高导致的系统干预。
底盘与操控:从空气悬架到后轮转向的“操控革命”
在底盘调校上,岚图梦想家以“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空气悬架”构建性能基础。其空气悬架支持100mm高低调节,实测中在运动模式下,悬架硬度提升30%,配合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过弯时侧倾角仅2.8°,媲美运动轿车。更独特的是,其后轮支持3°转向,实测中在狭窄弯道可将转弯半径缩短0.5米,避免“MPV笨重”的刻板印象。但该车型的空气悬架在连续颠簸路面下,可能出现响应延迟,导致车身轻微晃动。
腾势D9则通过“全铝底盘+智能行车辅助系统”优化操控体验。其全框式副车架与液压衬套设计,可过滤80%以上的路面震动,实测中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方向盘震动幅度降低40%。其智能行车辅助系统支持“赛道模式”,开启后方向盘控制报警灵敏度降低,允许更激进的转向操作,同时ESP介入时机延迟,赋予驾驶者更高的自由度。但该模式的能量回收力度不可调,急减速时可能导致乘客眩晕。
全新高山以“全时电四驱+后轮转向”打破MPV操控局限。其后轮转向角度达10°,实测中在狭窄弯道可将转弯半径缩短至5.8米(比同级车型小1.2米),配合前双叉臂+H型多连杆悬架,过弯时车尾跟随性极佳。更激进的是,其搭载的“漂移模式”可主动分配扭矩至单侧后轮,实测中在封闭场地可实现可控的甩尾动作,彻底颠覆MPV的操控印象。不过,该模式需在专业场地由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启,普通用户误操作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制动与安全:从Brembo卡钳到主动安全的“性能护盾”
在制动性能上,全新高山以“前六活塞卡钳+碳陶刹车盘”实现性能与安全的平衡。其100-0km/h制动距离仅为35.2米,实测中连续10次急刹无热衰减,配合马牌MC6轮胎,抓地力表现媲美性能轿车。其主动安全系统支持“赛道模式”,在此模式下,方向盘控制报警灵敏度降低,允许更激进的驾驶动作,但同时ESP仍会监测车身姿态,避免失控风险。不过,该模式的刹车点头现象较明显,后排乘客舒适性受影响。
岚图梦想家则通过“线控制动+智能能量回收”提升安全性。其搭载的One-Box线控制动系统响应速度达150ms,实测中在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保持稳定,无甩尾现象。其智能能量回收系统支持“单踏板模式”,在激烈驾驶中可通过油门深度控制减速力度,减少刹车使用频率。但该模式的拖拽感较强,需驾驶者提前适应。
腾势D9以“IPB智能集成制动+全车安全冗余”构建防护网。其IPB系统支持毫秒级响应,实测中在麋鹿测试中以76km/h速度通过,车身无明显侧倾。其全车搭载6个摄像头与12个超声波雷达,智能行车辅助系统可实时监测周边车辆动态,在变道超车时自动调整扭矩分配,避免碰撞风险。不过,该车型的制动踏板脚感偏软,激烈驾驶时需提前预判制动距离。
结语:性能MPV的“家庭化悖论”
三款车型的5秒之争,本质上是MPV对“工具属性”的突破。腾势D9以“四驱性能+智能安全”适配多场景需求;岚图梦想家通过“增程动力+后轮转向”平衡性能与实用;全新高山则以“三电机暴力输出+漂移模式”颠覆MPV的驾驶边界。然而,性能的狂欢背后,仍需回归家庭本质——全新高山虽能弹射起步,但后排乘客的舒适性是否妥协?岚图梦想家虽可劈弯,但满载时的操控极限是否下降?这场“5秒俱乐部”之争,终将由用户对“家庭与性能”的取舍决定胜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