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

深夜,慕尼黑车展刚散场。展厅里只剩下几盏冷白的灯光,把零跑B10的车身轮廓照得比白天更立体。旁边是落地价25万人民币的标签,几个法国人还站在那嘀咕,看样子不是在讨论要不要买,而是在做一道很难的算术题: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只需不到十万块就能把这辆车开走?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价格比较,更像侦探片里那种房间里的遗失物:明明是一辆在国内接地气到可以“上班族分期买单”,结果在欧洲却成了香饽饽加奢侈品。凭我多年跟汽车和人为伍的经验,这种场面极容易让人陷入“如果我是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在被套路?”的灵魂挣扎。但现实往往没那么多话剧元素,更多的是资本和国籍切换带来的错觉。

零跑这波出海,是妥妥的技术与市场“双开花”教科书案例。2025年才过三分之二,全球交付32万台,其中海外3万台,风头简直堪比年初的“抢年货”。你可以说零跑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榜样生,但它做的其实是汽车界的渗透测试:用一辆国内9.98万起的紧凑型SUV,把欧洲市场测试得里里外外。 后面靠的是三个板凳腿——技术、价格和产品力,没一个是软的。

外观,是第一层障眼法。零跑B10的设计,既有中国新势力的家族脸谱,又打入欧洲人心里的“科技简约+人机美学”大本营。三段式LED前灯组跟尾迹云腰线,大有航空工程师的韵味。悬浮式车顶D柱熏黑,18英寸轮毂+隐藏门把手,风阻做到了0.268Cd。这倒不是吹牛,风阻低意味着更省电更安静,欧洲工程宅们看得出来门道。激光雷达直接和车身造型融合,128线还不是摆设,就像侦探的眼珠子装在前额,谁路过都能第一时间“看穿”。外观不妖艳,耐看如老友,明显不是一锤子买卖。

内饰部分是第二道糖衣。一个一万级SUV,能装得下14.6寸2.5K高清大屏和高通8295芯片,感觉像牙膏厂把旗舰配方灌进平价牙膏里。你问老外能不能用AI语音调咖啡、开导航、调氛围灯?别说,还真能。座舱的健康标准够母婴级,环保、无异味,材料用得不叫狠,只能叫懂行。副驾六个拓展孔,这种脑洞是在跟欧洲小众品牌拼“自定义玩具化”,但零跑能玩得起来,是因为价格足够低、空间足够大。AI语音大模型支持复杂交互,车机OS也是国内独立自研的,体验和苹果机安卓手机同台竞技,没糊弄谁。储物空间多达22处,副驾可DIY小桌板,能把出行变成“行为艺术”。

空间,靠谱的大房子感。2735mm轴距,后排全平地板,腿部空间三拳有余,前后座椅180°放平,贵妃躺椅、午休模式随你切换。这一切似乎在说:“欧洲人,想体验中国人的家庭出行仪式感?多准备点钱。”但这不是价格歧视,是成本与出口渠道在玩游戏。国内卷配置,国外有利润空间,刚好互补,卷得外国人直呼“物超所值”,但回国一比,还真有点“被反向薅羊毛”的惨感。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动力层,明摆着不给对手活路。七合一高性能电机,160kW功率,百公里加速6.8秒,一块磷酸铁锂电池又能保证600km续航。快充1.8C,19分钟给你补到80%,充电10分钟就能再跑100公里,远超一些老牌欧洲电车。有一说一,电动化时代的中国车企已经把“快充”当家常便饭,用不起的大厂们变成了数据统计表里的零头。市区能耗12-13度/百公里,成本6块钱,如果不是为了维护人设,我差点以为自己在测试家用电饭锅的能效——真省。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底盘和悬挂,还有玛莎拉蒂团队联合调校的噱头。别看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结构常常被吐槽“不如德系”,但实际调教下,起步不抬头、转向不侧倾,操控称得上“稳如老直男”。传说后驱漂移模式未来OTA解锁,到时候车主可能会多一项新手艺,“如何把家用车变成马路漂移王”。当然老外到手能不能玩到,得看政策脸色。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安全性,实际是海外市场的破局关键。9横7纵笼式车身、79%高强钢、28%热成型钢,扭转刚度比肩百万豪车。电池集成CTC2.0技术,耐爆耐震,通过50项极限测试,48小时无热扩散。气囊该有都有,额外还塞了个百万级豪车才有的爆胎稳定控制技术(LMC),时速80炸胎0.5秒修正方向,这不是拿命赌,是拿技术护命。疲劳监测、AEB自动紧急制动、DOW开门预警、哨兵模式,L2++级辅助驾驶全有。欧洲对安全标准严苛,零跑是用一套加料后的“满配解决方案”让德国工程师也挑不出大毛病。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但如果非要在黑色幽默里找点讽刺,零跑B10这种中欧双标定价,像极了厨房里一盘宫保鸡丁,一刀切价格“欧标”一升,老外就是多扒点鸡肉、国人吃得更下饭。但换个角度想,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在用技术普惠,把国产车从传统的“低价低质”标签里往外“救赎”——现在高配才对应白菜价,欧洲人算不清便宜账,只能望梅止渴。而这局里最大的赢家,恐怕还是市场逻辑本身:哪里竞争充分,哪家香;哪里供应有限,价格高挂。

零跑B10给行业带来的不仅是一次产品力升级,更是全球化打法的示范。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的战略合作,出海模式加速,把渠道和服务网点铺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像在踢一场足球赛,中国车企突然带球突破,欧美球员还没反应过来门就进了。你说零跑是不是行业的“定义者”?人家确实脱离了“跟随者”身份。但造车是个慢功夫,即使今天卖火了,明天欧洲本地化产线、产品适配、服务网络都可能遇到新的谜团。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车归车,人归人。技术能让距离变短,价格却让心理落差拉大。中国造车新势力所谓“好而不贵”,是国内政策、人工、研发链、规模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新格局下,全球汽车业也不得不反思——真正的普惠,是全世界都能买得起高品质好车,还是最终还要靠市场竞争输赢来决定谁能开得起?

你会愿意为一辆汽车在不同国家支付天壤之别的价格吗?你会怎么理解“技术普惠”和“价格普惠”之间的AB面?如果有一天,所有好车在全球都卖一样的价格,是不是也就没那么香了?这是给所有造车人和消费者的开放问题,今天我们只能先跟着零跑的B10,看一出“好而不贵”的进化剧本,下一幕,可能就在你家楼下。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零跑B10出海欧洲,定价差明显,技术配置有看头-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