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全新高山,起步价30万,预售订单却蹭蹭往上冒,冲破了1.8万。
这事儿,咂摸起来有点意思。
一边厢,MPV市场卷到飞起,各路神仙恨不能把KTV包房搬进去,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另一边厢,老百姓捂紧钱袋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消费降级的调子都快唱烂了。
这俩南辕北辙的景象,咋就拧到一块儿去了呢?
魏牌这回的高山,说穿了就是一次脸部微调的中期改款。
但挡不住人家给的配置够劲儿啊,外貌上小打小闹,智能驾驶直接梭哈,智能座舱也鸟枪换炮,换了更溜的芯片。
预售期间,327辆试驾车狂奔了58万公里,这里程数,说明吃瓜群众对这车还是挺好奇的。
只是,好奇归好奇,真金白银掏出来,那可得掂量掂量。
MPV这旮旯,比亚迪的腾势D9那可是稳坐钓鱼台,广汽传祺M8也步步为营,还有岚图梦想家在后头紧追不舍。
瞅瞅今年4月份的销量榜单,老款高山才卖了区区304辆,而腾势D9和岚图梦想家PHEV分别卖了8140辆和6133辆。
这鸿沟,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问题来了,全新高山凭啥能蛊惑这么多人,乖乖交出定金?
或许,答案就藏在“刚需”二字里。
现在置办MPV的主儿,要么是家里添了二宝三宝,恨不得把空间榨干;要么是搞商务接待,图个舒坦有排面。
但甭管哪种,对价格都贼精明。
毕竟,养娃的开销、生意的成本,都明晃晃地摆在那儿呢。
魏牌高山这次的开价,30.98万起,明摆着要硬刚腾势D9,但在配置上一点也不含糊。
激光雷达顶在头上,Orin X芯片握在手里,各种驾驶辅助功能,应有尽有。
车里面更是把舒适度拉满,车载冰箱、超大屏幕、零重力座椅,恨不得把家底儿都掏出来。
这就好比啥呢?
就好比你下馆子,别家都是套餐价死贵,它家单点,而且分量足,味道好。
你琢磨琢磨,你会选哪个?
当然啦,光有配置和价格还不够。
牌面也很重要。
魏牌虽然有长城汽车撑腰,但品牌号召力跟比亚迪、广汽比,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再说了,新能源车这玩意,质量得靠谱。
要是高山上市后,小毛病不断,那口碑分分钟崩盘。
估计有人会嘀咕,魏牌这回是不是有点孤注一掷?
把价码抬这么高,万一砸手里咋整?
但换个角度瞅瞅,这没准儿是魏牌的一次破局。
要知道,现在新能源车企都在玩“内卷”,恨不得把价格打到骨折。
但魏牌这次剑走偏锋,盯上了高端MPV这块蛋糕,想靠配置和体验来俘获人心。
这就好比啥呢?
就好比在一群吭哧吭哧跑马拉松的人群里,突然冒出个玩跳高的。
能不能一跃而过,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最起码,他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所以说,高山能不能改写剧本,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但至少,它给日渐沉闷的MPV市场吹来了一缕新风。
它提醒我们,消费者又不傻,他们要的是真材实料,而不是花拳绣腿。
再说了,这次的预售成绩也说明,咱老百姓对自主品牌,还是心存期盼的。
他们巴望着中国车企能造出真正能打的车,能跟洋品牌掰掰手腕。
不过,这份期盼,能不能落地生根,还得看魏牌后续的操作。
如果能把产品打磨好,把售后服务搞上去,把品牌声量做起来,那高山也许真能变成一座巍峨的山峰,一座让其他MPV望尘莫及的山。
但如果只是昙花一现,那它也只能成为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个关于“性价比”的传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