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现场观众举起手机拍摄瑞虎9L的前脸时,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灯组怎么越看越像埃安家的霸王龙?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周围人群的讨论热情。
有人立刻翻出埃安车型的图片对比,也有人反驳称“现在方灯设计早就是潮流”。
而这场争议,恰恰成了瑞虎9L在上海车展首日的话题导火索。
一、“撞脸”争议背后,藏着多少熟悉的影子?
从展台现场流出的实拍图来看,这款车的方正轮廓和高耸车头,确实让人联想到某德系越野世家的经典造型。
前脸那组被戏称“霸王龙附体”的H型灯带,配合可发光字母车标,甚至让部分媒体人调侃:“设计师是不是把友商爆款车型的PPT混进了文件夹? ”
不过奇瑞的铁粉们迅速反击:“硬派越野风格本就趋同,凭什么只许别人用? ”
二、座舱里的“宇宙飞船”,是噱头还是真科技?
当体验者钻进驾驶舱,推拉电子挡杆的瞬间,解说员那句“像不像在开宇宙飞船”的比喻,立刻引发两极反应。
支持派认为这种创新交互打破了传统燃油车的沉闷感,反对派则质疑:“推杆换挡早被新势力玩烂了,这也算创新? ”
更微妙的是,三大联屏布局被眼尖网友指出,与某新锐品牌去年发布的座舱方案高度相似。
三、三电机+圆规掉头,真能碾压竞品?
官方宣称的“三电机四驱系统”,在技术参数表上确实亮眼:400N·m扭矩搭配矢量控制,理论上能实现坦克掉头般的灵活性。
但有工程背景的博主现场算账:“三电机意味着更高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这对家庭用户真的友好吗? ”
更有人翻出某越野品牌去年的专利文件,质疑圆规掉头技术是否存在知识产权风险。
四、3nm芯片+激光雷达,堆料大战再升级
当同行还在为5nm座舱芯片欢呼时,瑞虎9L直接祭出3nm制程的杀手锏。
但数码圈大佬当场泼冷水:“手机端3nm芯片尚存发热问题,车规级芯片的稳定性谁来保证? ”
而头顶激光雷达的布局方式,更是被对比图揭穿与某自动驾驶明星企业如出一辙。
五、5米车长卖20万,是良心价还是价格陷阱?
当预测起售价跌破20万的消息传出,展台瞬间被家庭用户围得水泄不通。
但某竞品销售经理私下嘲讽:“5米级车身配2.0T发动机,要么动力肉成狗,要么油耗高到哭。 ”
更有供应链人士爆料,该车部分传感器供应商与某低价电动车品牌重叠,引发质量担忧。
六、越野老炮VS科技信徒的终极对决
在试驾体验区,硬核玩家摸着非承载式车身摇头:“没有大梁的越野车都是样子货! ”
科技爱好者则指着AI液压悬架回怼:“智能底盘比蛮力更重要! ”
这场持续整日的争论,甚至惊动了隔壁展台的技术专家前来围观。
七、家族式设计困局:致敬还是抄袭?
设计论坛上,一组瑞虎9L与三款不同品牌车型的叠图对比疯传。
从D柱纹路到轮眉示宽灯,相似细节引发行业大讨论:“在家族化设计趋同的时代,模仿与创新的界限到底在哪? ”
某设计院校教授尖锐指出:“当所有车企都在抄作业,最后交卷的只能靠Ctrl+C。 ”
八、混动系统的生死赌局
鲲鹏CDM-S系统的亮相,被视作奇瑞对增程式技术的绝地反击。
但某车企动力总成工程师在直播中拆台:“三电机结构看似炫酷,实际效率可能不如双电机方案。 ”
更有业内人士担忧,这种复杂混动架构将大幅提高售后维保难度。
九、用户画像撕裂:奶爸车还是越野玩具?
当解说员反复强调“大家庭旗舰”定位时,展车上的红色卡钳和越野护板却在无声抗议。
育儿博主关注的重点是:“第三排座椅能不能塞下两个安全座椅? ”
改装爱好者则围着轮毂尺寸较劲:“20英寸轮胎在非铺装路面就是灾难! ”
十、舆论场的冰火两重天
社交媒体上,瑞虎9L缝合怪和国产技术之光两个话题同时冲上热搜。
知乎热帖《如何评价瑞虎9L的“集大成”设计? 》下,两千条评论厮杀得难解难分。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说灯组像霸王龙的围观群众——他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竟掀起了车圈的现象级大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