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周销破万未来六十天如何实现逆袭

数字跳上万了,你以为这就是简单的销量增长?

呵,别太天真。

蔚来这回可不是靠运气吃饭,而是在没糖果和礼物的成人世界里,用汗水硬生生抢来的胜利。

四季度只剩下六十多天,这场“三品牌大合奏”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

说起来,上个月第三周那会儿,蔚来交付破了1.06万辆。

乍一听挺牛,可细琢磨才知道,这背后是主品牌、乐道和萤火虫三条腿并跑:主品牌卖出4000多台,乐道贡献5000+,萤火虫也有1500左右。

这组合就像篮球队里的控卫、中锋和前锋,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不给竞争对手留半点喘息机会。

反倒让人好奇的是,今年年初的情况,那简直像拳击赛被KO还在挣扎爬起——亏损67亿人民币,股价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三品牌战略”被不少人看成“杂牌军”,市场信心差到爆炸。

蔚来周销破万未来六十天如何实现逆袭-有驾

同行们纷纷降价求活路,有些甚至偷偷玩增程技术小伎俩。

但蔚来偏不走捷径,坚持纯电动车路线,就像老派武士一样死磕到底。

7月底,一个叫乐道L90的新旗舰SUV横空出世,好家伙!

首月交付就冲破一万辆,还霸占大型SUV前三名七个星期,不搞事情都难。

而全新ES8悄咪咪地打价格战,一刀砍掉11万元,引发试驾热潮,人群排长龙15万人次挤进体验中心;至于那个小号“萤火虫”,面对外界质疑声,它却越吼越猛,在精品小型车市场站稳脚跟。

生产端压力山大得很。

蔚来周销破万未来六十天如何实现逆袭-有驾

听说合肥工厂招聘忙到食堂变办公室,上千人在餐厅里摩肩接踵,比双十一抢购现场还激烈。

从操作工到涂装、总装,每个人几乎都加满班,这画面别提多带劲,也说明他们准备拼尽全力把订单消化完毕。

但现实永远不会那么轻松,要保证12月份单月产能超过1.5万辆,各环节必须滴水不漏。

一旦供应链哪块卡壳,再漂亮的数据都是镜花水月。

今年原本计划推的新车型L80也只能先按下暂停键,因为优先保明星产品产量,看样子企业还是很清醒,没有盲目扩张,只是在摸索最靠谱的发展路径。

蔚来周销破万未来六十天如何实现逆袭-有驾

财报翻开来看,截至二季度末营收190亿元,同比涨9%,亏损虽依旧高达近50亿,但相比之前已经算是慢慢熬出了头。

不少投资机构开始闻风而动,比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等,都唱衰转唱旺,说这是潜力巨大的未来独角兽。

在这种氛围下,公司领导李斌一句话引发共鸣:“四季度每台车都关键”,“踏实卖车”、“不能竭泽而渔”。

他懂成本控制只是表皮功夫,更核心的是赢得用户认可,让口碑成为天然护城河。

这种眼光,也许正是能撑住逆境的重要原因吧。

新能源行业内卷越来越狠,加上政策补贴逐渐退坡,对任何玩家来说都是噩耗。

那么为什么有人愿意押宝这个曾经被唱衰无数次的造车新势力?

我觉得秘密藏在它“不急于求成”的打法里。

他们没追热点炒概念,而是一门心思埋头做纯电技术研发,同时狂铺换电网络,全国3500多个换电站覆盖14座城市群高速公路,还有4700多个充电桩形成生态圈。

这份耐力赛精神告诉我们,他们赌的是长远,即使短期波折不断,从持久战角度看更有优势。

这一点值得深思,也是外界重新审视“三品牌战略”的契机,是不是另辟蹊径成功之举?

当然,总有人泼冷水:传统燃油巨头、电动车老将、小鹏理想各自盘踞江湖,如果规模经济迟迟不上去,成本控制失灵,美梦终究泡汤;扩张速度快风险也大,一旦供应链断裂或质量问题冒头,就是自掘坟墓。

不过如今新能源领域早已进入丛林法则,无畏者才能存活,不敢拼只能淘汰,所以保持底气十足,我不得不给他们点个赞——毕竟嘴炮谁都会,但真干的人寥寥无几。

资本市场方面,自7月底港股一路飙升,到10月底涨幅超五成,总市值逼近1300亿港元,这是资金对基本面的肯定,也透露大家对成长空间抱有期待。

当然,高位震荡随时可能洗盘,所以真正较量还要等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揭晓,到时候利润兑现与否才见分晓。

目前看来,这60天如何守住销量红利,实现供给侧稳定提升以及软件升级顺畅落地,将决定年度大战归属。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这里,看一个企业怎样用实际行动回应所有质疑,并且书写自己的传奇篇章。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故事,全靠实打实努力。

当别人喊着口号的时候,他们已经用结果狠狠甩脸告诉你:“我来了,而且准备好了。”

网友嘛,总喜欢当放大镜,只盯芝麻忽略西瓜,但这样敢闯敢拼、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往往更容易创造惊喜。

不知道你怎么看?

是不是该给他们点掌声呢?

留言聊聊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