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车新规来了,你的车还能骑吗,速看最新规定

最近,不少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些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门口,竟然排起了不短的队伍。

这既不是什么新品首发,也不是什么清仓大甩卖,而是因为一场关系到全国数亿出行者的重要变革已经到来。

从9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

9月1日电动车新规来了,你的车还能骑吗,速看最新规定-有驾

这个代号为GB 17761-2024的新标准,取代了2018年的旧版本,被很多人称为“史上最严”的电动车新规。

这场变革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推动?

它又将如何具体地影响我们每天赖以出行的这辆电动自行车呢?

要理解这次新规的意义,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电动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环保的优势,迅速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保有量已经突破了3.5亿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交通工具”。

然而,这种井喷式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和更长的续航里程,许多用户和一些不规范的商家,对电动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违规改装,比如拆除限速装置、私自加大电池容量、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等等。

这些行为,无异于在城市中埋下了一颗颗移动的“定时炸弹”。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仅在2023年,全国就发生了2.1万起与电动两轮车相关的火灾事故,这个数字触目惊心。

而这些事故中,超过八成的火灾都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其根本原因大多指向了劣质电池、非法改装以及不规范的充电行为。

面对这样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国家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和治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因此,这次新国标的出台,其核心目标并非限制大家出行,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整个行业从过去粗放的“野蛮生长”阶段,迈向一个更加注重安全和品质的全新发展阶段。

那么,这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规,究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调整,又会给我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什么实际变化呢?

9月1日电动车新规来了,你的车还能骑吗,速看最新规定-有驾

首先,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规定就非常明确。

从9月1日起,所有生产企业都必须按照新国标来制造电动自行车。

而对于那些在8月31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库存车辆,国家也给出了一个缓冲期,允许商家继续销售到11月30日。

这意味着,从12月1日起,市面上所有合法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都将是符合新国标的车型。

具体到车辆本身,新国标带来了几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大改变。

第一项是关于车身重量的调整。

旧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公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和车架的坚固性。

新国标对此进行了人性化的优化,规定如果车辆使用的是传统的铅酸电池,整车质量的上限可以放宽到63公斤。

这增加的8公斤重量,让生产厂家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更结实的车架,或者配备容量更大的电池,从而有效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和耐用性。

而对于使用锂电池等其他类型电池的车型,重量上限则依然保持在55公斤,这是因为锂电池本身能量密度高、重量轻,无需通过增加整车重量来提升性能。

第二项改变,是取消了对脚踏装置的强制性安装要求。

在过去,脚踏被认为是电动自行车区别于电动摩托车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在实际使用中,绝大多数用户几乎不会使用脚踏功能,它反而成了一个有些碍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件。

9月1日电动车新规来了,你的车还能骑吗,速看最新规定-有驾

新国标充分考虑了这一现实情况,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都必须安装脚踏,而是允许厂家根据车型的实际设计和用途来灵活选择。

这一改变,不仅为车辆的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让用户的骑行体验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

第三项,也是本次新规的核心亮点,就是对整车防火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格要求。

新规明确指出,整车所使用的塑料部件占比不得超过总重量的5.5%,这能有效减少车辆在发生意外时的可燃物数量。

更关键的是,对于坐垫、挡泥板、充电器外壳、电线等关键部件的材料,新规强制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阻燃性能检测。

通俗地讲,就是这些材料必须是难以点燃,或者在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自行熄灭的。

这项规定,就如同为电动自行车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防火衣”,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因短路或其他原因引发火灾的风险,从根本上提升了车辆的本质安全。

第四项改变,是针对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的私自改装问题,新规引入了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即“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锁设计。

这项技术要求车辆的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在出厂时就进行加密配对。

这意味着,如果用户试图更换一块非原厂、不匹配的电池,或者使用一个杂牌充电器,车辆的控制系统很可能会识别出异常并拒绝工作,直接触发断电保护。

同样,如果有人试图破解限速装置,系统也可能进行锁定。

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动手能力”,但它能有效杜绝因使用劣质、不匹配的电气配件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保障用户安全来说,意义重大。

说到这里,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来了:新规实施后,我自己家里那辆按照旧标准购买、已经上了牌照的电动车,是不是就不能上路了?

9月1日电动车新规来了,你的车还能骑吗,速看最新规定-有驾

对于这一点,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相关政策已经明确,对于新规实施前已经售出并合法登记上牌的存量车辆,并不会被强制报废,车主仍然可以继续正常使用,直至车辆自然达到使用年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旧标车可以继续使用,但从安全角度出发,新国标车辆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为此,全国多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动“以旧换新”的鼓励政策,例如北京为置换新国标车的车主提供800元的补贴,上海则提供新车价格15%的补贴。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大家尽早更换更安全的车辆,建议有换车计划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所在地的具体政策,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出行安全加一道保障。

既然了解了新规的好处,如果打算换车,在选购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定要记牢。

第一,要认准车身上的“CCC”认证标志。

这个标志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缩写,是国家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而实施的一项制度。

没有这个标志的车辆,绝对不能购买。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站或小程序,输入认证证书编号来查询真伪。

第二,要仔细核对随车附带的《合格证》。

拿到合格证后,务必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仔细比对页面上显示的整车编码、电机编码、车辆型号等信息,是否与你眼前的这台实体车的车架、电机上钢印的编码完全一致。

确保“车、证、码”三者信息统一,这样才能保证你买到的是一辆来源正规、信息准确的合格产品,避免日后在上牌或使用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新规的全面落地,标志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在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迈向一个以安全为核心、以品质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像宁德时代所推广的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类似哈啰共享电单车那样的智能化、网联化功能,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们日常家用的电动自行车上,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智能和便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