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昨天还在你客厅角落“兜圈子”的扫地机,今天就扬言要在赛道上跟布加迪威龙一决高下?没错,就是那个靠扫地机器人成名、广告词总让人忍不住一乐的“追觅”,忽然高调官宣要跨行造车,而且一上来目标就对准了全球最快的超跑。大家伙的第一反应是:这到底是梁静茹给的勇气,还是老板喝了假酒?
你琢磨琢磨,这年头玩跨界不算啥新鲜事,奶茶卖鞋、互联网做煎饼果子都见怪不怪了,但扫地机器人要造布加迪级别的电动超跑?这画风,一下子就让人分不清是高科技传奇,还是年度最强调侃。朋友圈里满屏都是震惊脸——“奥,明天我家扫地机器人和布加迪肩并肩,真要去秋名山拜码头了吗?”别说网友迷糊了,连业内人估计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追觅这波,是不是在搞事情?
一瞬间,这则新闻仿佛比马斯克说要移民火星还得劲儿。追觅这个名字,其实早就混了个脸熟。市面上不少家庭主妇和数码发烧友手里多多少少都攒着它两三样清洁神器。去年人家估值都飙到200亿了,加上创始人还自带“清华航天背景”buff,想起个新名堂,理应也不算太难啊。可问题来了,整天研究怎么让地板更亮的公司,真能让百公里加速直接“把豪车拉下马”?造超级跑车,这事靠谱吗,不怕风大闪了腰?
说起来,事情还真不是一时脑袋发热就莽上来的。公告里创始人说得唰唰激昂,为这个“汽车梦”埋下的种子已经十多年了。据说追觅的技术库里,掌握“20万转高速马达”这种狠角色,拿去汽车用还真有点想象空间。你要是细较劲,还真会被一堆专利数吓一跳,什么三旋翼飞行器、各类硬核黑科技都能翻出来晒一波。六千多项专利,45%还是发明级别,听着确实气氛拉满。可网友一边看一边乐:“新超跑起步声浪,是不是直接变小区吸尘器的嗡嗡声?”
但有一说一,追觅造车这盘棋,其实布了很久。这半年多,公司已经开始花式布局。先是在上海注册了“星空计划汽车”,注册资金10亿,团队前脚刚宣布扩张,后脚就悄摸地在临港圈了十几万平米地。地图一查,离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就差一条马路。招聘网站挂出了“自动驾驶工程师”,团队说扩就扩,一千多人的阵容说起来不算开玩笑。你再回头一想,过去花在扫地机上的钱,怕不是有一波都被抽调去汽车那头搞研发了。网络上段子手直接开麦:“追觅威龙上线,车标干脆就用拖把头呗,总算没丢本行!”
可,有故事的跨界路,从来不好走。科技圈造车,自信是标配,扑街几乎是常态。盘点历史,身后坟头草比草原还茂盛。什么高合、威马、极石,名字还能叫上来,但产品卖得那叫一个萧条。小米算另类,但人家好歹有金山做靠山,起量时都得咬着牙嘀咕亏本。追觅这次还跳过SUV、家用轿车,直接怼上布加迪,全球一年销量才四五百辆的超跑市场,这架势怎么看都有点“玩命”。网友一算账:“要是每辆亏500万,得扫遍全地球的地板也未必补得回来。”
说白了,吃冷饭的饭碗转个行,老本行的技艺到底能不能移植?追觅的PPT上写得头头是道,什么激光雷达导航、路径规划全做过升级,甚至APP控制那个逻辑也能复刻进车机。但别忘了,扫地机器人被拖鞋绊倒报警、绕着桌腿犟半天的画面,你见得还少吗?技术是好技术,可放进电动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哇。网友吐槽堪称语出惊人:“昨天我家追觅扫地机,卡在拖鞋里哭得撕心裂肺,这算法敢直接往车上装?”
其实,世界不缺梦想,只是梦想落地时难免一地鸡毛。那些动不动晒专利数量吓唬同行的公司数不过来,可把投资和利润谈到桌面上,结局常常“脚跟刚站稳,就摔了个狗啃泥”。特斯拉去年一年专利就两千多项,追觅总数听着唬人,但放在汽车领域,到底硬几分,还真得拎清楚。毕竟,讲技术讲场景,汽车比扫地机复杂起码不止一个量级。
不过别说,人家渠道还真让老对头们羡慕。六千家门店遍布全球,是真的全球——从美欧到非洲、东南亚拉满阵仗。这盘棋如果真能铺得开,地球上不知道多少电器促销员得换句话术了:“您要这车?不仅地上没落灰,还能1.9秒破百!”可想想在欧洲家电店跟超跑谈生意,画面简直太过魔幻。“这车能漂移,那家里的咖啡渍能削吗?不能?那转身就走!”网友轻飘飘的一句话,分分钟把气氛整到“核能级别”幽默。
当然啦,与其认真分析技术路线和市场预测,网友更愿意一边看热闹一边开脑洞,有人建议:“既然拖把头是家传法宝,不如将来堵车都改成‘车底自动拖地’,别把马路扫出新高度。”甚至还有人走心送上祝福:“扫地马达上电车,该圆的梦都圆了,专利做铠甲,门店成炮台,未来是彩虹还是坟头草,关键看能不能搅动市场那池死水。”
其实想想追觅老板本身的经历,也不是单纯空想家出身,人家清华航天科班,团队里一把子理工男,敢闯敢想往往也不是说说而已。这年头喜欢造车的企业,斗志都不差,市场说不准就赏给哪家半个“风口”。只不过风口来了,能不能踩上,还得自个儿有个“防风的腰带”。
现在想想,追觅这走向颇有点“史诗级跨界”的趣味效果,不管黄不黄,社会的关注度倒是真给拉满了。毕竟故事跌宕才好看,不怕楼塌只怕没活干,造不出最快电动车也好,最起码后续有的是梗能让大家乐呵半年。如今的互联网世界,说到底,就是谁敢想谁敢玩,谐音梗、网络段子一出,笑点、槽点接连不断。至于最终能不能“硬刚过布加迪”,咱姑且先按下不表。要真能做成,算他烧上大香火,做不成,下次再见扫地机,说不准那就是有“绝版理财潜力”的纪念品了。
聊到这,你会不会忍不住想,未来某天真的有追觅的门店里停着一台超跑,顾客一边端详流线造型一边拍板问:“能不能顺手把家里窗帘也吸一吸?”而销售员带着业务微笑,轻轻摇头:“不好意思,豪华扫地服务要单独加价!”
说归说,玩笑归玩笑,这事撑死算个科技行业的大型玩梗现场,但也藏着值得琢磨的现实。创新、跨界、野心,光靠技术吹不出真金白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玄机。圈子里没少过“挟专利以令世界”的猛人,但现实早就被价格、需求和执行绊过无数次。追觅这波是昙花一现,还是杀出重围?没人有答案。
回头想想,咱作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群众,也莫名希望国内多点这种“不怕死”的创新尝试,总有一部分梦想值得力挺,不管是扫地机老板造超跑,还是电动车公司回归清洁老本行,值当多点空间玩一玩。
大家觉得,追觅这次“逆天改命”的狂想曲,会变成科技史上最拉风的反转,还是又是一地鸡毛?留言聊聊,谁押追觅,谁站布加迪,谁陪秋名山笑一场?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