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说法,来自德国专家的观点,直指电动车比传统汽车污染更重,还特别问中国人知不知道这个事儿。

电动车这几年在中国火得不行,街上到处是新能源牌子,销量蹭蹭上涨。可德国那边的一些专家,总爱挑刺,说电动车环保是假象,因为电力来源问题大。

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有驾

简单说,他们觉得电动车开着不排尾气,但充电的电大多来自烧煤的火电厂,那煤烧起来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一大堆,污染转移了而已。尤其在中国,煤电占比高,电动车间接造成的排放可能超传统车。

德国有位经济学家叫辛恩,他是德国经济研究所前所长,专攻能源和环境经济。辛恩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研究能源政策,写过不少书,强调煤炭依赖的风险。2019年左右,他公开评论电动车,说德国煤电多,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排放不低。

2023年,他在一场能源会议上扩展这个观点,提到中国市场扩张快,但煤电结构让电动车环保打折。他不是唯一一个,德国生态研究所的专家布赫特也谈过,电动车发展瓶颈在转型速度,不是原材料短缺,但间接提到颗粒排放比传统车重,因为电池重,轮胎磨损多。

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有驾

这些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欧盟文件显示,锂电池需求未来几年增长10到30倍,欧盟依赖中国供应链超50%。但德国专家担心,电动车生产阶段,开采锂和钴污染水源和土壤,加工过程能耗高。

行驶阶段,电动车零排放没错,可全球电力一半以上靠化石燃料,中国煤电占60%以上。研究显示,在煤电主导地区,电动车每公里碳排放可能达200克,而欧6标准燃油车在150克左右。

挪威这样水电多的地方,电动车真环保,但在中国,短期内污染转移到电厂周边,城市空气好转了,农村电厂附近遭罪

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有驾

不过,这事儿两面看。反对声音不少,电动车整体生命周期排放还是低。国际清洁交通理事会报告说,电动车从生产到报废,碳排放比燃油车低50%到70%,就算在中国煤电环境下,也低23%。电池生产负担大,但回收技术进步快,领先公司像宁德时代,用再生材料减排。

噪音污染也少,电动车安静,减少城市压力。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德里计划2030年后只卖电动车,欧盟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这些政策基于数据,电动车减少尾气颗粒物,那种进肺的细颗粒主要来自内燃机,不是路面磨损。

德国专家的质疑,部分源于本土汽车业压力。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猛增,2023年销量超10万台,比亚迪低价抢市场。德国车企如大众,电动车系列卖不动,2024年上半年销量下滑20%。欧盟加征关税,从17%到38%,名义上反补贴,其实护本地产业。辛恩这类专家,支持保护主义,说中国产能过剩,电动车泡沫快破。

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有驾

但数据看,中国2024年卖出1200万辆新能源车,增长稳。欧洲市场份额小,德国中国车占比1%,远不是洪水猛兽。

电动车环保争议牵扯全球供应链。中国电池厂成本低,劳动力便宜,设备本土化。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教授海默斯说,这优势让欧洲难追。德国车企在华合资赚大钱,电动化转型慢。法国限中国车补贴,因为碳排放高,煤电痕迹重。

网上讨论热烈,有人说专家偷换概念,电动车环保指开车不排气,发电污染是电厂事儿。特斯拉也用电车电池,专家为啥不喷?趋势摆着,全球转向电力应对气候,智能充电和车网互动稳定电网。

德国专家:中国人究竟知不知道,电动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有驾

不过专家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全否。电动车重,轮胎和刹车颗粒排放高,世界经济论坛文章提过,大扭矩加剧细粉尘,解决靠技术,轮胎材料改进,路面设计优化。中国车企投资大,研发占比高,政府支持强,贡献全球脱碳。

专家言论引发思考,电动车不是万能,需改善电网清洁度。中国人知道,论坛上辩论多,有人支持专家,说长远看污染转移不解决根源。但主流观点,电动车是趋势,减排总比不减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