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像一场没有预告的直播。 比亚迪狂卖125万辆,特斯拉紧跟78万辆,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日系品牌本田、丰田,30年来第一次跌出销量前十。 广汽菲克7月8日正式宣告破产,工厂设备流拍5次仍无人接盘。 另一边,问界车主在湖南拿着3000元现金补贴下单,河南人却只能看着“仅限鸿蒙智行”的地方政策干瞪眼。
价格战变“精准狙击”:谁在偷偷发补贴?
表面上,工信部叫停了“恶性价格战”,严查低于成本价倾销。 但车企们转头就玩起了新花样:河南、湖南、天津等10多个城市突然推出“鸿蒙智行专属补贴”,每台车发3000元,总预算450万元,1500个名额先到先得。 呼伦贝尔商务局直接摊牌:“这钱是车企自掏腰包,我们只背书”。
小鹏G7和小米YU7的热销证明,技术成了新战场。 2025年一季度,小鹏把高阶智驾系统XNGP塞进10万元级车型MONA M03,这款车三个月狂卖3万辆,直接让小鹏销量暴涨331%。 而还在卖“裸车”的品牌,4S店里连看车的人都快没了。
技术决战:智驾下凡,铁锂称王
磷酸铁锂电池已经霸占74%的市场,刀片电池和神行PLUS电池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三元锂彻底失宠。 比亚迪更狠,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连7万元小车都能自动变道。
华为ADS 4.0和小鹏XNGP在15个城市开放L3级自动驾驶,83%的消费者承认:没智驾功能根本不考虑买车。 理想汽车甚至打出“事故终身赔付”的标语,用AI大模型把事故率压降60%。
淘汰赛名单:谁在ICU,谁已退场?
合创汽车成了2025年第一个倒下的新势力,30亿烧光、官网停更,连售后都丢给广汽埃安接管。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紧急寻求45亿融资,用户发现官网间歇性瘫痪,维修预约排到三个月后。
传统车企更惨烈。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五轮拍卖连个举牌的都没有;日产账上资金只够撑14个月,英菲尼迪月销跌到三位数。 就连曾经加价卖的宝马,销量也被奥迪反超,豪华车光环碎了一地。
全球战场:中国车企海外“硬刚”贸易战
欧盟碳关税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封堵出口,中国车企直接掀桌: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小鹏X9右舵版登陆东南亚,奇瑞更狠,墨西哥工厂年产能50万辆,专供拉美市场。
上半年新能源车出口暴涨64.6%,奇瑞出口占比超50%,俄罗斯街头每3台车就有1台是长城坦克。 华为鸿蒙车机甚至出了阿拉伯语版,语音控制“清真模式”成为中东土豪新宠。
政策与利润的生死博弈
以旧换新政策让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飙升51%,30万元以上高端车却萎缩近三分之一。 原因很简单:国家补贴按车补不按价补,买5万元的比亚迪插混车,补贴相当于车价6%,但买30万的奔驰只能拿到1%。
车企利润薄得像纸。 2025年1-5月行业利润率仅4.3%,单车利润从2017年的2.3万暴跌到1.4万。 长安汽车靠深蓝S7和阿维塔12两款高端车撑住门面,广汽丰田咬牙把激光雷达车型砍到14.98万,只求“先活下来”。
暗雷:售后瘫痪与数据断流
哪吒汽车车主投诉保养要跨省,因为本地4S店关了一半;极越汽车车主更惨,车机系统突然停更,百度地图卡在2024年版。 工信部抽查发现,12家车企存在“数据孤岛”风险,用户一旦脱网,连空调都打不开。
这些硝烟弥漫的战场背后,是83万汽车从业者的焦虑:流水线上工人时薪从38元降到29元,研发部门通宵测试L3级系统,而经销商展厅里,销售们举着“0首付开走”的牌子站成一排,像等待买家挑选的二手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