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市值暴涨,AI合同创新高,特斯拉机器人引关注

这两天网上被甲骨文和马斯克刷屏了,眼看着甲骨文一夜之间市值飙了两万亿人民币,创始人埃里森直接冲上全球首富,身家单日暴涨7000亿,这架势,多少人看了都得目瞪口呆吧。

先抛个问题给大家——甲骨文为啥突然这么牛?是天降财神,运气爆棚,还是AI这波技术红利真的太猛了?正经说,甲骨文这次不只是靠涨了云计算的风,更多算是被AI“点金”了。公司新财季拿出一份还算喜人的成绩单,虽说这营收和利润没达到顶格预期,但云业务部分像是坐火箭,年增率28%,已经快要冲成公司半壁江山了。这里头最让资本市场激动的,还是那个RPO(啥?客户已签约但没计入收入的合同金额)直接涨到4550亿美元,比上一季翻了几番。这数据呗,就好比你家还没打进去的钱包账户,突然多了几千亿,有那么一瞬看着真会让人笑醒。

甲骨文市值暴涨,AI合同创新高,特斯拉机器人引关注-有驾
甲骨文市值暴涨,AI合同创新高,特斯拉机器人引关注-有驾

不过这风头一出,不免让人挠头——真相是不是这么简单?公司业务狂飙背后,有没有啥暗流?尤其这AI数据中心合作、云服务生态一路涨,埃里森在财报电话会上还亲口说,AI推理市场比AI训练还大,这预言,你听着是不是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说白了,甲骨文能否持续领先,还是要看市场实打实脚步。

继续拆一拆甲骨文这回的新闻爆点。先说市场,甲骨文这份业绩报告,财季收入149亿美元,同比涨了12%,但其实还差市场预期一小点。利润倒是涨了个8%,虽说不是暴增,但在硅谷老牌企业行列里,也算稳健。业务拆开看,云收入涨得最狠,年增28%接近72亿美元,已经快逼平传统的软件业务份额。硬件、服务这些板块嘛,小幅上涨,基本没啥特别亮眼。

这次最让资本市场燃起来的,不是公司现收现金,而是未来预期的巨无霸合同——RPO(剩余履约义务)轮番暴涨,让很多投资者顿时有种“买定离手”的冲动。上一季这数值还在1380亿美元,突然飙到4550亿美元,并且公司高层口风透露,后续可能冲上五千亿。这一连串大型AI和云合同,客户里还不乏OpenAI、xAI、Meta这些当红炸子鸡。人家甲骨文CEO直接豪言,两到三年内,云基础设施收入要翻几倍,指引还从250亿加到350亿美元,简直是把“未来钱”都提前收割了个遍。

对了,别以为甲骨文这回只球队玩自己的主场。公司已经签了协议,可以在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全球云巨头的基础设施上跑自己的服务。算是全面通吃,讲真,在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流量时代,谁不想多占点风口的甜头?尤其AI、云计算这两大风口,今年谁不抢,谁就OUT。

说到AI,那就不能不提甲骨文最近几年的疯狂转型。创始人埃里森在电话会上还特意强调,AI推理市场远大于训练市场。简而言之,咱们看到的不光是模型被训练出来,更大的蛋糕其实在后续落地应用。为了抢滩这个市场,甲骨文不仅推出了自家的AI数据库,把数据做向量化存储保隐私,还把业内最火的ChatGPT、Gemini、Grok、Llama这些AI模型都搬上自家云平台。你可以说,现在的甲骨文不只是卖软件、硬件,更是把AI运营服务当成核心王牌,全球科技大厂PK台上又多了一个生猛角色。

话又说回来,甲骨文的这波操作能不能一直奏效?其实这里还藏着点小疑虑。别看目前订单猛涨,RPO创新高,可是营收、净利润仍然没有超预期。云服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壁垒,未来能否像预期那样持续爆发,还真得去观察下市场格局和技术创新。毕竟外部亚马逊、谷歌、微软都不是省油的灯,甲骨文如何在“多云环境”里保住发动机地位,才是后续最大的悬念。

甲骨文市值暴涨,AI合同创新高,特斯拉机器人引关注-有驾

资本市场有一句老话:涨得快,跌得也快。这一次,不只是甲骨文涨,特斯拉那边也迎来一波小高潮。马斯克亲自现身发布会,聊起自家Optimus机器人,说是史上最伟大的产品,V3版本正琢磨着提升手部灵活性,还要上AI大脑,未来要量产做大做强。马斯克每次亮新产品,总爱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但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对“梦想”这事是真敢烧钱。当天美股开盘,特斯拉股价顺势涨超2%,总市值飙到1.18万亿美元。这个体量,别说放眼证券市场,就算拿去买星球都够买大半个地球表层了吧?玩笑归玩笑,这就是科技与资本狂欢的现实。

不过马斯克最近的发言也挺有意思,细品一下很有戏。他说自己自从离开政府效率部后就再没踏进过华盛顿,说美国政府“基本无可救药了”,还吐槽联邦债务高得离谱,利息都盖过战争部。这话是不是有点熟悉?过去几年,不止马斯克,硅谷大佬没少对政府政策和债务结构发牢骚。你说没救了?也许是夸张,但美国债务危机的警钟其实早就敲过。一旦利息比军费还多,科技创新都得为债务作嫁衣,不靠AI和机器人,真的不见得能走出这个死循环。这种调侃,听着像段子,细想起来却挺扎心。

现在再回头看甲骨文和特斯拉这轮市值、数字、AI浪潮。表面上,是公司业绩和资本市场的“双料喜讯”;实际上,却是科技公司在新一波AI竞赛里博弈存亡的现实写照。过去十年,欧美科技大厂无论是云计算还是自动驾驶,都在打持久战,谁能踩准下一个技术浪头,谁就能站稳下一个时代的舞台。这次甲骨文抢AI推理,特斯拉卷机器人,都敢抢先布局站队,但风口吹起来不知吹到哪家身上。要论“天选之子”,还得看企业能否真的把技术落地,变现成真金白银。

其实科技和资本市场这玩意,有时真不是光看表面的暴涨暴跌。你看甲骨文市值涨得凶,订单狂飙,但云收入增幅再高,最后还得看毛利、市场份额、能不能真正跑赢全行业。特斯拉的AI芯片性能提升了40倍,机器人还在迭代,可汽车市场的起伏和全球制造业周期,也不是马斯克一句话就能决定的。科技公司的路,永远都是风大浪急,哪条船都得撑住两个桨:一边靠技术创新狂飙突进,一边还得盯着财报和投资者的钱袋子。

让人感慨的是,全球财富榜单又一次在眼前重排。昨天还在看马斯克勇夺首富,今天就被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反超,不到两天的时间,世界首富宝座轮流坐,如同网络段子说的那样:首富都当不过一整天,资本市场才是真正的“海王”。

甲骨文市值暴涨,AI合同创新高,特斯拉机器人引关注-有驾

讲到最后,不得不聊聊普通人怎么看这场科技公司表演。市值涨了、老板身家暴增,表面看都是大佬的游戏,可落到个人头上,大多数人还在为生活琐事忙碌,为房贷车贷发愁。有点像旁观者围观土豪的“新首富人生”,既羡慕又自嘲,既憧憬又觉得有点无力。人们嘴上调侃:首富们涨钱,我们能不能分一杯羹?但现实往往是,很大一部分人只能隔空喊个好。资本市场一波涨跌,科技潮流一轮创新,少有能真正惠及民众的实惠。

世界变化太快,AI和机器人已成最稳的风口。企业家们在台前狂言狂语,资本市场上的金钱游戏诡谲多变,散户们大多只能隔着屏幕看个热闹。科技、资本、信仰、焦虑一起搅在锅里,谁能捞到大肉,还得看运气和眼光。至于美国政府债务怎么破局,AI能否救国,特斯拉机器人能不能量产走进寻常百姓家,未来还有多少大佬要卷入这场“真假首富”的竞赛?这些问题,说不准,也许下个风口又是另一个名字。

有人说甲骨文这次市值暴增,是资本市场的又一次“喝彩”,是AI技术正在真正撬动传统巨头的变革;也有人觉得,暴涨暴跌之后,大家还是要回归现实,看企业是否能拿稳基本盘,别一夜过后又是一地鸡毛。你怎么看呢?大佬的财富神话,又一次上演。你觉得谁会是下一任“世界首富”?AI和机器人的浪潮,还能让科技公司跑多远?说说你的观点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