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2025年9月份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上汽9月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销量规模稳居中国汽车行业榜首。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上汽集团在2025年以来实现的月度销量同比“九连涨”。在此背景下,上汽前9个月累计批售量达到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如果从终端零售量来看,更是达到337.8万辆,继续在国内市场领跑。

上汽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并非传统路径的简单复苏,而是上汽集团近年来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转型战略进入了收获期。在这其中,以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为核心的“新三驾马车”,正拉动这艘航母级车企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通常,9月作为“金九银十”的开端,环比增长是可预期的,但上汽21%的环比增幅,表明其增长势头明显。而这并非依靠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产品、品牌和渠道综合努力的结果。

与此同时,累计批售319.3万辆与终端零售337.8万辆之间的差额,直观地反映了终端市场的旺盛需求领先于厂家的批发节奏,经销商库存处于健康水平,为后续的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上汽的“九连涨”是含金量十足的、以市场需求为真实牵引的增长。

不仅如此,本次上汽集团9月销量快报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对“新三驾马车”数据的清晰披露,因为这三大板块不仅是增长的引擎,更是上汽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新三驾马车”开始发力

首先是自主品牌。其强势崛起,已成上汽集团的主力。

具体看来,9月上汽自主品牌销售29.4万辆,同比增长50.4%,占集团总销量比重高达66.8%,接近七成。而究其原因,无疑是多品牌矩阵策略的成功。因为自从成立上汽大乘用车板块以来,上汽的自主板块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形成了定位清晰、协同发展的集团军。

凭借在混动技术领域的深耕,荣威D7、全新荣威M7 DMH等车型精准切入了家用轿车和MPV市场对“低能耗、无焦虑”的核心需求。其DMH超级混动系统以高效、平顺和经济性赢得了市场口碑,成为竞争的利器。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而作为全球化的先锋,MG在设计上和智能化方面始终走在潮流前沿。全新MG4 EV的改款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海外A级纯电市场的地位,同时在国内也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

另外,全新智己L6和增程版智己LS6等车型逐渐站稳脚跟,证明了上汽在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已经站稳脚跟。而智己的表现,也拉升了整个上汽自主品牌的技术形象和价值天花板。

整体上,无论是混动领域的DMH技术,还是纯电领域的魔方电池系统、星云纯电专属平台,亦或是智能驾驶的全栈自研能力,上汽自主板块经过多年的投入,终于进入技术红利释放期。

新能源方面,无论是从规模来看还是对效益的看重,都让上汽的第二增长曲线更加坚实。9月,上汽新能源车销售近19万辆,同比增长46.5%,新能源渗透率已达43.2%。

目前,上汽新能源车已经实现了从A00级到C级,从轿车、SUV到MPV,从5万到40万价格区间的全覆盖。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继续深耕微小型电动车市场,通过持续的车型迭代和个性化定制,牢牢把握住代步车刚需市场,是规模的基石;上汽乘用车构成了中坚和高端力量,荣威和MG的混动与纯电双线并举,智己则专注于纯电高端市场,形成了梯队式的攻击阵型。

而走在电动化的路上,上汽没有押宝单一技术路线,而是纯电、插电混动、增程、燃料电池多条腿走路。特别是在插电混动领域的强势回归,精准地抓住了当前纯电基础设施尚在完善、消费者存在续航焦虑的过渡期市场机遇。荣威M7 DMH的出现,正是这一策略成功的体现。

另外,通过投资和战略合作,上汽在电池、电驱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并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使得其在面对价格战时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海外市场方面,作为中国汽车出海的领头羊,上汽集团的全球化经营进入新阶段。9月,上汽海外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12.2%。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尤其是MG品牌在欧洲、澳新、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上汽利用这一先天优势,为其注入了全新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内涵。全新MG4 EV作为全球纯电车型,在欧洲多次获得单车销量月冠,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成功案例。

不仅如此, 上汽的出海早已从简单的贸易出口升级为体系出海。在泰国、印尼、印度等地建立了整车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在欧洲建立了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这种深度本土化不仅规避了部分贸易壁垒,更能快速响应本地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的精准投放。

合资板块寻求转型

在“新三驾马车”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上汽旗下的两大传统合资巨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具体看来,上汽大众9月批发销量为9.4万辆,同比微增0.09%;9月其终端销售9.13万辆,同比微增1.4%。截至目前,品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78.7万辆,展示出了不错的势头。

车型方面,ID.家族9月交付1.35万辆,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领跑合资纯电市场。‌热门车型‌方面,途观L在中型SUV市场跻身前三,朗逸家族9月销量创新高,累销超500万辆。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不仅如此,上汽大众8、9月密集推出6款新车,包括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奥迪E5 Sportback、2026款Pro家族(途观L Pro、帕萨特Pro、途昂Pro)等,加速智能化升级以满足全场景需求。

当然,作为曾经的合资标杆,上汽大众也正面临两大挑战。

其一,是品牌电动化转型的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虽然ID.系列产品力不俗,但在智能化体验和营销模式上仍需向新势力看齐;二是,其庞大的燃油车体系如何平稳过渡。其正在积极推进的降本增效和渠道改革,旨在为电动化转型积蓄力量。未来,与奥迪项目的深度合作,将是其提升高端电动化市场份额的关键。

另一家合资子公司上汽通用,9月销售新车4.95万辆,虽然销量基数没有上汽大众高,但同比增长124.38%,展现出触底反弹的势头。前9个月,上汽通用累销38.07万辆,同比增长36.7%。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近年来,上汽通用的情况与上汽大众类似,正处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而近期刚上市的增程轿车至境L7,无疑是上汽通用在15~20万元新能源市场投下了一颗“破局者”的石子。

另外,作为“神车制造厂”,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市场的地位依然稳固。但其也面临着消费升级和微电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挤压。

当然,五菱的成功在于其对下沉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而除了宏光MINI EV,其也在尝试推出更高价位、更具品质的车型,试图实现品牌向上。同时,五菱的出海业务,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表现也非常出色,是其重要的增长补充。

纵观上汽9月的销量表现,离不开最新上市的车型--智己LS6、荣威M7 DMH、全新MG4 EV、尚界H5等的表现,它们正是上汽当前产品攻势的缩影。

上汽9月卖出44万辆,自主销量占7成-有驾
图片

这些车型覆盖了高端纯电、主流混动MPV、全球纯电轿车等多个高增长细分市场,它们的持续上量和口碑发酵,也将为上汽四季度的销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别是增程版智己LS6和尚界H5,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新的天地。

目前的上汽集团,正以自主品牌为内核,以新能源为方向,以海外市场为拓展,带动传统合资板块协同转型。而当自主品牌的占比接近七成,当新能源的渗透率突破四成,当海外市场月销稳定在十万辆级别......

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依靠合资利润“躺赢”的旧巨头,而是一个在激烈市场变革中,焕发新生的新上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