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气一转凉,汽车市场可就热闹起来了,咱们常说的“金九银十”又到了。
这不光是咱们老百姓琢磨着年底前是不是该换辆新车的好时候,更是各大汽车厂家一年一度的“期末大考”前的最后冲刺。
大家都在拿出看家本领,降价的降价,推新款的推新款,都想在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不过,看这个成绩单,可不能光看谁卖的最多,那只是总分。
咱们得学着看点门道,比如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叫做“销量目标完成率”。
说白了,这就好比年初的时候,厂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说今年要卖多少万辆车,到这会儿,看看这个目标完成了多少,这才能看出一家企业到底是不是“说到做到”,战略执行力到底强不强。
今年的情况尤其有意思,因为新能源车越来越火,整个市场就像重新洗牌一样,强者愈强,有些曾经的巨头也感到了压力。
咱们先从最引人注目的说起,那就是比亚迪。
这家企业现在简直是国内汽车市场的“现象级”存在。
根据最新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比亚迪一共卖出去了惊人的326万辆车,这个数字一出来,直接就坐稳了行业第一的宝座。
紧跟在它身后的,是老牌汽车巨头上汽集团,卖了319万辆,也是相当厉害。
光看这个销量数字,比亚迪领先得并不算特别多。
但关键的来了,咱们来看看“目标完成率”。
比亚迪在年初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全年要卖460万辆。
这个目标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一年365天,平均每天都要卖出去超过1.2万辆车,这在国内汽车史上都是罕见的。
而到九月底,比亚迪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的71%左右。
这个完成率在所有主流车企里,是排在最前列的。
这就说明,比亚迪不仅敢于制定高目标,而且还有实打实的办法一步步去实现它。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比亚迪到底凭什么这么厉害?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主要就是两个词: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全面”。
在技术上,比亚迪搞新能源已经二十多年了,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这些最核心的东西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不仅会炒菜,连酱油、醋、油盐都是自己酿造和提炼的,成本能控制得更低,品质也更有保障。
在产品线上,比亚e迪的策略更是让对手头疼。
你想想,你走进一个大超市,从几块钱一瓶的矿泉水,到几千块一瓶的高档红酒,应有尽有,不管你兜里有多少钱,想买点什么,总能找到合适的。
比亚迪现在就是这么个汽车超市。
如果你是刚上班的年轻人,想买个十万块左右的代步小车,省钱又好开,那比亚迪海豚和海鸥就在那儿等着你。
如果你是一个家庭用户,想要一辆空间大、周末能带着全家去郊区玩,又不想油费太高的SUV,那宋系列、唐系列的混动车型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甚至,如果你不差钱,想体验一下国产车的顶级技术,感受一下原地掉头、水上漂的“黑科技”,那百万级的仰望U8也能满足你。
这种从低到高、从纯电到混动全覆盖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几乎能满足所有主流消费者的需求,销量自然就源源不断了。
当然,上汽集团作为多年的行业老大哥,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它也以71%的目标完成率,展现了自己强大的底蕴。
上汽的策略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腿走路”。
它不像比亚迪那样完全放弃了燃油车,而是在保持燃油车市场优势的同时,也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
这种稳健的策略,让它在市场转型期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增长,证明了“大象”也能跳出优美的舞蹈。
不过,如果只看目标完成率这个指标,今年前三季度最大的“惊喜”可能还不是比亚迪或上汽。
有一家企业闷声发大财,悄悄地把这个数字做到了最高,那就是吉利汽车。
吉利前九个月卖了217万辆车,目标完成率达到了72%,超过了所有一线巨头。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的目标,并且高效地去完成它,其意义甚至比单纯追求销量第一还要大。
这背后反映出吉利在产品力、品牌建设和渠道管理上的深厚功力。
特别是近几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有目共睹,从高端的极氪品牌,到主打大众市场的银河系列,再到几何品牌,一套组合拳打得有声有色,转型的步伐非常坚决和迅速。
除了这几家,像一汽集团和长安汽车这样的“国家队”选手,表现也相当稳健。
它们分别完成了大约69%的年度目标,虽然完成率稍低一点,但考虑到它们庞大的体量和复杂的品牌结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它们通过旗下多个品牌的协同发展,依然在市场上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那就是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出海”,去全球市场上和国际巨头掰手腕。
这方面,奇瑞集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单看国内的数据,奇瑞前三季度的目标完成率是62%,似乎不算特别突出。
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海外,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奇瑞在俄罗斯、南美、中东等市场的销量非常火爆,已经成为它最重要的增长来源。
这就像一个学生,可能在国内的模拟考里不是每次都拿第一,但他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频频拿金牌,含金量同样十足。
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说明中国汽车的品质和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同样,广汽集团也凭借旗下新能源品牌埃安的出色表现,拉动整体销量稳步增长,完成了65%的目标,展现了其在电动化赛道上的专注和成果。
综合看下来,我们就能明白,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单纯比谁卖得多的简单游戏了。
它更像是一场综合实力的比拼,既要看你的总销量,也要看你的目标完成率,更要看你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跑得有多快,以及你有没有勇气和能力走出国门,去更广阔的全球市场闯荡。
比亚迪之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它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随着第四季度的到来,车市的竞争无疑会进入白热化阶段。
各大车企不仅要为了最后的销量数字全力冲刺,更要在产能保障、技术更新、用户服务等方方面面展开全方位的较量。
这最后的三个月,不仅决定了各家车企今年的最终排名,也为我们观察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韧性和活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