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驴VS日本摩托,越南市场销量洗牌,3个核心原因拆解

谁能想到,越南满大街“嗡嗡”响的日本摩托,这几年突然被中国“电驴”干趴下了。 数据不会骗人,2023年越南两轮车总销量跌到278万辆,创了15年最差纪录,本田销量掉了近20%,雅马哈也跌了13% 。

中国电驴VS日本摩托,越南市场销量洗牌,3个核心原因拆解-有驾

可另一边,中国电动车却逆势暴涨,增速冲到30%以上 。 河内、胡志明的街巷里,雅迪、爱玛这些中国车悄无声息地钻来钻去,门店直接开到了日本摩托店隔壁,一点不怂

我跟你讲,这可不是简单便宜一点就能办到的事。 日本摩托一台老款就要1.5万人民币,贵的能卖到几十万 。 中国电动车呢? 大多在5000到8000块,只有日本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价钱 。 但关键不光是买起来便宜,是用起来更省。

越南人收入不高,一升油却要7到9块,一个家庭一年光油钱就得4000块,差不多是当地工人俩月工资 。 骑中国电动车,跑同样的路,一年电费才300块左右,零头都不到 。 里外里算六年,能省下两万多 。 这账谁都会算。

还有隐形成本。 日本摩托零件贵,修起来等得久,随便换个啥都得几天 。 中国品牌在越南本地化生产后,雅迪、爱玛维修点铺得广,很多城市坏了当天就能修好,不耽误干活挣钱 。 而且越南考摩托驾照又贵又麻烦,中国电动车不用驾照,学生、上班族买了就能骑 。 这种“买得便宜、用得省钱、修得省心”的全链条成本优势,日本摩托根本比不了。

中国电驴VS日本摩托,越南市场销量洗牌,3个核心原因拆解-有驾

中国电动车能起来,还因为真的摸透了越南人需要什么。 越南城市里小巷子多,路坑坑洼洼,雨季长,又潮又多雨,农村还有很多丘陵山地 。 日本摩托设计几十年变化不大,中国车企却针对这些痛点下了功夫。

雅迪在越南推的G5、E3这些车,电池寿命说是当地普通车的3倍,能1小时快充80%,防水性能拉满,雨季也不怕短路,电机针对丘陵调校,爬坡不输燃油摩托 。 台铃直接搞出爬坡强、续航长的车型,还加了智能定位和防盗报警,因为越南街头丢车不少 。 爱玛走亲民路线,车轻便灵活,适合钻小巷子,还能加装货架,学生代步、小贩带货都行 。

越南很多家庭要靠车接送孩子、买东西,小贩还得用它载货摆摊。 中国电动车特意加宽踏板、加固车架,有的留了载货接口,方便加货架或筐子 。 日本摩托设计偏“骑行本身”,载货能力弱,满足不了这些多元需求 。

外观上,中国车时尚、颜色鲜艳,年轻人特别喜欢;日本车设计稳重,年轻人觉得不够潮 。 这些细节上的适配,让中国车真正扎进了越南人的生活。

中国电驴VS日本摩托,越南市场销量洗牌,3个核心原因拆解-有驾

结果好景不长,国内厂商自己卷起价格战,为压价拼命降成本,质量垮了,有的车骑两年就报废,还出过车架断裂的事故 。 到了2006年,日本摩托抢回95%以上的市场,中国品牌份额跌到只剩1%,几乎全军覆没 。

那次惨败,与其说是日本对手太强,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内耗、供应链被卡脖子(比如关键的点火器元件曾被欧洲供应商断供),加上不懂本地化运营和品牌建设,自己搞垮了自己 。

这次中国电动车企业学乖了。 雅迪2019年就在越南北江建了生产基地,2023年第二工厂动工,投了1亿美元,年产能能到200万辆 。 爱玛2018年就进了中国-东盟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 这种本地化生产不仅降了关税和运输成本,还能快速响应市场。

雅迪在越南已有300多家门店,大部分城市都能找到维修点 。 它们还带着电池、电机、控制器这些核心零部件厂一起在越南布局,形成本地供应链,成本更低,维修更高效。 这种“产业链柔性输出”的能力,日本摩托都难比,它们的核心部件还得靠进口 。

中国电驴VS日本摩托,越南市场销量洗牌,3个核心原因拆解-有驾

政策也帮了大忙。 越南政府搞绿色转型,河内从2026年7月起一环内禁摩,2030年三环内全面禁燃油摩托车,胡志明市也跟进的计划 。 还有关税豁免、消费补贴这些激励 。 全球环保趋势下,越南人环保意识强了,中国电动车零噪音、零尾气,正好契合 。

2025年上半年,越南电动摩托车销量冲到20.9万辆,同比暴涨99.2%,成了全球第三大电摩市场,中国品牌份额从以前不到1%猛拉到28% 。 雅迪2023年在越南的第10万辆车下线 ,今年上半年净利16.49亿,超过去年全年 。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这么多年积累的产业链、技术和对市场深度理解的结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