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警告背后:掐住全球汽车业命脉的,不是芯片,是它

给我两个月我能让整个汽车行业停摆。”

说这话的不是什么华尔街巨鳄,而是丰田北美采购部的副总裁。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个正在逼近的现实。

电话铃声成了德国一家金属粉末厂CEO娜丁女士的噩梦。客户们不再关心价格,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们的货,能不能别从中国来?”

她只能苦笑去哪儿找?这道题,整个西方工业界都解不出来。

因为那把悬在全球汽车制造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叫稀土。

丰田警告背后:掐住全球汽车业命脉的,不是芯片,是它-有驾

你可能觉得这东西离生活很远,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

大错特错。

每天清晨你坐进车里,按下车窗升降按钮,调整后视镜,启动雨刮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背后都是由稀土永磁电机在默默驱动。

一辆普通的燃油车从扬声器到燃油传感器,再到ABS制动系统,藏着几十个离不开稀土的零部件。

换成电动车那更是稀土的“重度依赖者”。没有高效的稀土永磁体,电机的性能直接腰斩,续航里程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而这张王牌正被中国牢牢握在手中。这不是简单的市场份额领先,这是一种近乎绝对的产业链控制权。

难怪博世法国区的总裁会说,各大企业现在都在“疯狂囤货”。

今年早些时候第一轮出口管制出台,很多人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囤点货就能熬过去。

结果库存消耗的速度远超想象。一家给现代汽车供货的磁铁厂商高管坦言:“年初建的库存,现在基本见底了,供应极度紧张。”

10月9日升级版来了。中国宣布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范围更广,限制更严,还加上了出口许可证这道“金牌”。

这一次连铥钬铕这些更珍稀的元素,都被写进了名单。

丰田警告背后:掐住全球汽车业命脉的,不是芯片,是它-有驾

消息一出全球买家的紧急订单瞬间塞爆了中国稀土出口商的邮箱。

但现在下单已经晚了。

一套新规11月8日生效,而一船货从中国漂到欧洲,最快也要45天。这笔账,谁都算得明白。时间,根本来不及。

面对这步棋欧美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想了些招。

第一招全球找矿。

客户们的要求很直白“只要不是中国的,哪儿的都行。”瑞典、澳大利亚、美国……地图上确实能圈出几个矿点。

可问题是有矿不等于有货。

开矿或许不难但建一座能处理这些矿石的精炼厂呢?环评流程走几年,投资建厂又是漫长的等待。更何况,在重稀土精炼领域,中国占据了99.8%的能力。这个数字意味着,就算你在自家后院挖出了矿,大概率还是得把它运到中国去加工。

第二招:回收利用。

听起来很环保也很美好。雷诺支持的一家公司,每年从40万辆报废汽车中回收稀土,还和15个品牌签了合同。

但CEO自己也承认“挑战在于如何扩大规模。”

一年40万辆的回收量,对比欧洲每年1500万辆的新车销量,这无异于用汤勺舀海水。

丰田警告背后:掐住全球汽车业命脉的,不是芯片,是它-有驾

第三招技术突围研发“无稀土电机”。

宝马和雷诺已经拿出了样品,通用、博格华纳这些巨头也都在路上。一家英国初创公司甚至宣称能用AI减少24%的稀土用量。

听着很激动人心?

但业内专家一句话就浇了盆冷水:“这些技术,距离大规模量产,至少还需要好几年。”

好几年中国的新规可是下个月就生效。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什么丰田高管敢放话“两个月”?

因为现代汽车工业的核心,是脆弱的“零库存”管理。工厂里不会囤积大量零部件,环环相扣。磁铁断供,电机就停产;电机一停,后视镜、雨刮器、机油泵的产线就得熄火;零部件跟不上,整车装配线只能瘫痪。

中国手里的稀土恰恰就是这条精密链条上,最关键的那枚扣环。

更深一层看稀土的战场远不止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风力发电、尖端军工……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美国方面跳出来指责说中国的措施将对全球造成“广泛影响”。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则十分直接:“美方严重曲解并渲染夸大中方措施,故意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丰田警告背后:掐住全球汽车业命脉的,不是芯片,是它-有驾

这话里有话。

说白了就是一边想坐下来谈,一边又挥舞着关税大棒,出台各种限制措施来打压我们——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一位稀土贸易公司的高管说得更透彻:“这不会是出口管制的终点。”

中国会继续运用稀土这张牌。

为什么?

因为这是中国手中为数不多的,能真正实施“反制”的战略资源。当别人在芯片、光刻机上对你层层设卡,当你自己的科技企业被打压时,你不可能无动于衷。

稀土就是中国的回答之一。

而且这次出口管制的官方理由说得很明白:防止稀土非法流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安全。

这话听起来像是外交辞令?

但你换个角度想稀土是制造精确制导武器、高端芯片和先进军事装备的关键材料。如果这些战略物资不受控制地流向潜在的对手,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

所以管控稀土与其说是为了要挟谁,不如说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一轮稀土风波给全世界的产业链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单一供应方,都藏着巨大的风险。

依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摆脱依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花费了几十年才建立起从开采、精炼到加工应用的全套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沉淀了技术和产能的护城河。

西方世界想在短期内复制这套体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们看到了眼下的景象:汽车厂商在疯狂抢货,供应商在满世界寻找替代品,科技公司在拼命研发下一代技术。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短期内,牌桌上的主动权,依然在中国手里。

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新闻,别急着下判断。

不如先想一想我们赖以生存的现代生活,有多少根基,是建立在全球化分工之上?又有多少关键的“阀门”,掌握在别人手中?

这盘棋,远未到终局。

参考信息来源丰田警告:中国若断供稀土,2个月让汽车业停摆》媒体来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