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又一款电车要登场了,还是鹏厂出品。
讲真,现在这新能源车市,新品迭代速度赶超我换手机壳的频率,实在晃眼。
不过这回的小鹏P7,瞧着有点门道,起码从释出的官图来看,锋芒毕露,运动基因爆棚。
这不由得让人寻思,如今这电车江湖,到底在卷些啥?
是电驹续航?是智舱交互?还是颜控设计?好像面面俱到,又好像蜻蜓点水。
先聊聊这造型。
早些年,电动车为了营造“赛博朋克”味儿,恨不得把所有边角都打磨成圆弧,搞得跟颗雨花石似的。
但新款小鹏P7,却剑走偏锋,线条硬朗,颇有几分性能猛兽的架势。
这番操作寓意几何?
说明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未来风”审美疲劳了,圆润的曲线已然无法撩拨他们的心弦,他们亟需更直给的感官冲击,更鲜明的个性表达。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钟情于这种“硬派”做派,也有人觉得过于前卫。
但无论如何,小鹏此番设计上的求变,至少表明他们有在用心揣摩用户的心思,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再说这“智能”。
这回小鹏P7最大的噱头,估计就是那颗“图灵AI芯片”了。
坊间传闻算力爆表,能让自动驾驶体验更上一层楼。
但问题也来了,自动驾驶这玩意儿,真有那么刚需吗?
诚然,自动驾驶是未来大势所趋,这毋庸置疑。
但眼下的窘境是,技术尚不臻于成熟,律法条规也略显滞后,普罗大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还需时日培养。
在此节骨眼上,砸重金豪赌“高阶智驾”,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或许,对主机厂而言,这是一种技术储备,为日后的逐鹿中原提前卡位。
但对芸芸车主来说,他们更渴求的,是更稳扎稳打、更靠谱、更安全的驾乘感受。
与其把宝都押在“高阶智驾”上,倒不如先把现有的驾驶辅助功能打磨到位,让用户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裨益。
而且,提到芯片,就不得不插一句。
现在各家车企都在高调宣扬“自研芯片”,仿佛有了自家芯片,就能执牛耳,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鳌头独占。
但芯片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凤毛麟角的英才,更需要岁月的沉淀。
小鹏这次的“图灵AI芯片”,究竟能达到何种造诣,还有待市场这块试金石来检验。
但至少,它代表了一种走向,一种中国车企不再安于“拿来主义”,而是奋起直追,自主攻坚核心技术的走向。
最后聊聊身价。
现在这电动车市场的肉搏战,简直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
小米SU7、比亚迪汉L EV、智己L6,个个都是狠,价格也一个比一个卷得厉害。
新款小鹏P7想在这片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定价策略至关重要。
要是定价虚高,消费者肯定会转投别家。
但要是定价过于亲民,又会折损品牌格调,甚至入不敷出。
因此,小鹏需要在性能、配置、品牌等多维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方能炮制出一个既能打动人心,又能确保盈利的价格体系。
说白了,如今的电动车市场,已然进入了一个“深水区”。
各家车企不再是单纯地比拼续航、堆砌配置,而是要亮剑技术、角逐品牌、优化服务,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小鹏P7想要脱颖而出,单凭一个吸睛的造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方方面面都精益求精,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回到最初的拷问,现在的电动车到底在卷些啥?
或许,它们卷的并非某个单一的参数,而是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
单单从“鸳鸯胎”这个细节,就能窥见小鹏在竭力贴靠运动性能的标签。
但问题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开着电车去赛道上刷圈速呢?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原因归结为“厂家想打造差异化”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真正心仪的,或许仅仅是一辆好开、好用、价格公道的电动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