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聊比亚迪,感觉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挂着绿色牌照的比亚迪车。
特别是每次销量一公布,那个数字总是特别显眼,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比亚迪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卖得这么火?
是不是真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强到没朋友了?
但也有人觉得,比亚迪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了,又是王朝又是海洋,还有腾势、方程豹、仰望这些新名字,看着都眼花,它们内部会不会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架?
今天咱们就拿最近的销量数据,像拉家常一样,好好捋一捋比亚迪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孩子”的真实表现,看看这表面风光的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门道。
咱们先看个总数,就拿今年五月份来说,比亚迪一个月就卖出去了超过三十三万辆车。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这个数量比很多我们熟悉的汽车品牌一整年卖的都多。
这说明比亚迪确实已经成了咱们中国老百姓买新能源车的一个首选,它的市场地位是实打实的,这点毋庸置疑。
但光看总数没意思,咱们得往细了看,看看这三十多万辆的成绩,到底是谁的功劳最大,谁又在悄悄地拖后腿。
先说说比亚迪的“老本家”——王朝系列。
这可是比亚迪的根基,像秦、唐、宋、元这些我们听了好多年的名字,都属于这个系列。
这里面最厉害的,毫无疑问是秦家族,特别是那款秦PLUS。
自从它把价格降到七万九千八起,简直就像在车市里扔下了一颗炸弹。
一个月能卖掉五万多台,成了轿车市场里谁也绕不开的一个角色。
为什么它能这么火?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实惠,给的太多了。
不到八万块钱,你就能买到一辆空间不小、样子不难看,关键是能用电也能用油的混动车,平时上下班开,电费比油钱便宜太多了,偶尔跑个长途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这种车,正好就打在了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心坎上,既想省钱,又怕有续航焦虑,秦PLUS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那大家自然就愿意掏钱了。
王朝系列里另一个顶梁柱是宋家族。
这里面现在有宋Pro和新出的宋L。
宋Pro就像个踏实肯干的“经济适用男”,十几万的SUV,空间大、省油、毛病少,特别适合过日子的家庭。
而宋L呢,样子做得非常漂亮,有点轿跑SUV的感觉,一看就是冲着年轻人去的。
这两兄弟一个主打实用,一个主打新潮,联手起来一个月也能卖出去好几万辆,牢牢守住了比亚迪在十几万SUV市场里的地盘。
不过,到了更贵一点的汉和唐,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汉和唐当年可是帮着比亚迪把价格卖到二十多万的功臣,现在虽然一个月也能卖个两万多台和一万多台,成绩不算差,但感觉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主要原因是现在二十多万这个价位的竞争太激烈了,新出来的牌子太多,个个都拿出看家本领,有的讲智能,有的讲豪华,消费者的选择多了,汉和唐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再来看看比亚迪的另一支主力部队——海洋网。
这个系列听名字就知道,主打年轻和时尚,像海鸥、海豚、海豹这些车,都是海洋网的。
海洋网现在的销量势头非常猛,甚至快要赶上老大哥王朝网了。
这里面的头号功臣,是一款叫海鸥的小车。
这车七万块钱不到,但是做工和设计看着一点也不廉价,再加上比亚 F 迪的牌子和安全的刀片电池,一下子就把那些更便宜但品质感差一些的微型电动车给比下去了。
很多人买它就是为了在城里上下班代步,小巧好开还省钱,一个月卖个三万多台跟玩儿一样。
海洋网里还有一个真正的“销量怪物”,就是宋PLUS。
你没听错,它虽然名字里带个“宋”,但主要是在海洋网卖。
这车常年都是SUV销量榜的第一名,一个月卖四万多台是常态。
它的成功秘诀在于“均衡”,就是各方面都做得不错,没有明显的短板,外观、空间、油耗、配置,综合起来让大多数人都挑不出大毛病,自然就成了爆款。
这也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王朝网有宋Pro,海洋网有宋PLUS,两款车价格差不多,定位也像,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会纠结一下,这算是比亚迪幸福的烦恼吧,反正肉都烂在自己锅里了。
说完了打江山的“平民车”,咱们再看看比亚迪往高处走的尝试,也就是腾势、方程豹和仰望这三个新品牌。
腾势现在基本上是靠D9这一款MPV撑着。
这款车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在商务车市场里,硬是从老牌霸主别克GL8手里抢下了一大块蛋糕。
D9能成功,是因为它看懂了现在很多家庭和公司的需求,既要坐着舒服、看着豪华,又希望用车成本能低一点,它这个可油可电的混动系统就特别受欢迎。
现在一个月稳定卖出去将近一万台,说明高端MPV市场对它的认可度非常高。
方程豹是比亚迪给那些爱玩、爱越野的人准备的。
它的第一款车叫豹5,三十来万,是个硬派越野车。
上市之后,每个月也能卖个两千五百台左右。
这个成绩对于一个全新品牌的新车型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它告诉大家,比亚迪不光会造家用车,也能造出有个性、有乐趣的“大玩具”。
豹5的出现,让很多原本想买传统燃油越野车的人,多了一个更省油、科技感更强的新选择。
最后就是最顶级的仰望了。
仰望U8这车,卖一百多万,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摆设,不会有几个人真买。
但事实是,它现在一个月能卖出去将近一千台。
能让这么多人愿意花一百多万去买一辆中国品牌的汽车,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买它的人,可能不完全是冲着车本身,更是冲着它能“原地掉头”、能在水上开一小段的那些黑科技,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对咱们国家汽车工业崛起的自豪感。
所以,仰望的意义,更多的是提升比亚迪整个品牌的形象,告诉全世界,中国车也能做到顶尖水平。
综合看下来,比亚迪现在的策略很清晰,就像一个大家庭,有负责挣钱养家的主力,比如秦和宋;有负责开拓新领域、吸引年轻人的先锋,比如海洋网的车型;还有负责提升整个家族声望和地位的“门面担当”,比如腾势、方程豹和仰望。
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竞争,有时候产品定位会有点重叠,但这更像是一种内部的赛马机制,让每个系列都得拿出最好的状态去面对市场。
这种用庞大的产品线去覆盖所有价位、所有类型的消费者的“车海战术”,让竞争对手感到非常难受,但也正是这种全面开花的布局,才支撑起了比亚迪如今庞大的销量帝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