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首周斩获6万订单 鸿蒙智行引爆增程纯电之争
7.5万张订单。一周时间。
鸿蒙智行用数据重新定义了“金九银十”的含金量。
问界M7独自吞下近6万张订单。这个数字让整个行业屏住了呼吸。赛力斯工厂的灯光彻夜不眠。流水线以前所未有的节奏运转。工人们的朋友圈里。夜宵照片比新车模更频繁地出现。
增程与纯电比例6:4——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消费趋势的巨变。
选择增程的消费者。大多是新能源老用户。他们深知续航焦虑的滋味。而选择纯电的。更多是年轻面孔。他们对新技术充满信心。对智能化更加执着。
女性消费者比例正在悄然攀升。运动套件的选装率超出预期。这一切都在说明。汽车消费的边界正在拓宽。
华为ADS 4.0系统成为最大卖点。百公里接管次数0.1。这个数据让竞争对手坐立不安。小鹏XNGP和特斯拉FSD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技术路线。
为什么M7敢把价格定在25万起?
答案很简单。华为掌握了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从智驾芯片到激光雷达。从电驱系统到智能座舱。每个环节的成本都牢牢握在手中。这不是价格战。这是技术碾压。
M8已经交付10万台。M9订单持续增长。华为正在把“爆款”变成一种常态。资本市场的反应最真实。赛力斯股价一周的涨幅。抵得上过去一年。
蔚来ES8紧随其后。72小时锁单6.2万辆。BaaS方案将起售价拉至29.88万。这个策略很聪明。用户省下了购车成本。蔚来获得了长期现金流。
但产能成了最大瓶颈。合肥工厂的排期已经排到2025年第一季度。李斌不得不一边安抚用户。一边催促供应商。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交付延迟可能意味着永久失去客户。
零跑用1.1万订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C10和C11扛起了大旗。增程版占比连续多周超过60%。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在充电网络完善之前。油箱就是最好的安全感。
即将亮相的D19备受关注。5.2米车长。1200公里续航。8295芯片。这些配置直接对标理想L9和问界M9。但全尺寸SUV市场的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溢价。零跑能否突破天花板。还要看最终的市场反应。
月销4万正在成为新的生死线。
这不是危言耸听。头部品牌一周的订单量。相当于二线品牌一年的销量。供应链、资金、技术、品牌。每一个环节都在加速分化。错过这个窗口期。可能就永远失去了参赛资格。
2025年的汽车市场。只会留下更少的玩家。那些空出来的座位。不是机遇。而是墓碑。
你的下一辆车会投给谁?是选择成熟的增程。还是拥抱纯粹的电动?这个选择。不仅决定你的出行方式。更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未来图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