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电动车三轮车出行新规细则落地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碰到老刘,他推着那辆用了七八年的小电驴,嘴里嘟囔着“这下真是骑不成了”。原来他那台车,整备质量早就超过55公斤,速度一脚下去能飙到三十多码。以前还能混个过渡期,现在9月1日之后,新规一上路,就直接算违规。
今年的新标准名字挺长——GB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比2018版的更严,不光盯着生产和销售,还管你怎么用。换句话说,从出厂到你家楼下停放,都有人看着。这次各地交警和市场监管的人提前就开始动手,“2罚3扣4严查”这个说法,就是他们内部总结出来的重点动作。
先说“3扣”。除了像老刘这种非标超速车型不能再上路,还有那些加装遮阳伞、改控制器提速的,一旦逮住不是简单拆掉那么轻松,有些地方直接拖走扣押。我表弟干维修的,说有个客户硬要把限速解开跑快点,被抓后不仅罚钱,还得自己掏运费去停车场领回,那滋味可不好受。另外还有些人懒得登记牌照或者车辆早该报废还在骑,这种也一样,会被当场收走处理掉。
“2罚”听起来温柔,其实分轻重两档。不戴头盔、逆行、带人这些常见毛病,以前可能劝一下,现在就是五十元起步,而且外卖骑手这种高频驾驶群体会翻倍处罚。我楼下送餐的小伙子已经买了两个头盔,一个放店里一个挂家门口,生怕忘带。而酒驾醉驾、电摩类超速这些高危行为,则按机动车标准来——最低1500元加15天扣车,这可是够狠的。另外夏天乱拉线充电也是重点查处范围,上个月隔壁栋楼梯间因为飞线短路差点烧起来,小区物业吓得赶紧贴告示禁止入户充电。
至于“4严查”,第一刀砍向生产销售端,不符合国标、没3C认证、没有合格证或发票的“三无产品”,统统禁售。一位做批发的熟人私底下抱怨,说库存里好几台老款都卖不出去,因为根本没法合法上牌;第二部分是登记管理环节,各地派出所办证窗口现在连发票编号都要逐条核对,有些想蒙混给摩托挂自行车牌照的人基本没戏;第三块就是道路执法,对闯红灯、不按道行驶等行为持续拦截检查,我亲眼看见市中心广场口连续半小时拦了七八辆;最后是消防安全检查,小区地下室和疏散通道堆满充电玩具一样的小电驴,那都是隐患,今年夏季行动会一一清理掉。
我自己那台通勤用的小折叠,在师傅帮忙称重时刚好卡在54.5公斤,总算躲过这一劫。不过他说以后换零件也得注意,比如换大容量锂电池可能会让总重量超标,到时候年检或者抽查时麻烦就来了。他还提到一个冷门事:有批旧款进口助力型,因为速度被限制但重量偏大,也面临尴尬——既不能归为普通自行车,又达不到新国标要求,只能退役做摆设了。
昨晚回家的时候,看见单元门旁边多了一块新的铁架子,上面写着统一集中充电点,每个插座都有定时断电功能。据说这是物业跟消防一起装上的,为的是配合新规减少风险。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试用的人居然是平时最爱嫌麻烦的大爷,他笑呵呵地说:“反正晚上插上睡觉去,比以前拉根线进屋踏实。”我心想,这么看来,新规虽然让不少旧习惯终结,但或许慢慢大家都会适应吧,就像当年强制系安全带一样,一开始骂声多,用久了反而觉得安心。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