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捕捉器问题还在,国七排放更严标准又来!

每公里多烧一毛钱? 颗粒捕捉器正在悄悄掏空你的钱包!

颗粒捕捉器问题还在,国七排放更严标准又来!-有驾

最近不少车主发现,自己的爱车油耗莫名其妙飙升。 一位大众车主在论坛吐槽:“新车才开半年,市区油耗从8个油直接跳到20个油,4S店居然让我每周去高速上溜达半小时! ”这种奇葩建议背后,是国六B排放标准下颗粒捕捉器惹的祸。

颗粒捕捉器就像给汽车排气系统戴了个口罩,专门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 国六B标准要求每公里只能排放3毫克颗粒物,比国五严格了90%。 为了达标,车企纷纷给新车加装了这个装置。

颗粒捕捉器问题还在,国七排放更严标准又来!-有驾

这个“环保卫士”在城市里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它需要600-700度的高温才能自我清洁,而市区慢速行驶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 于是颗粒物越积越多,最后把排气系统堵得严严实实。

一旦堵塞,车子就像得了哮喘。 油耗飙升还算轻的,有的车主反映堵严重时油耗能达到32升以上,爬个坡都费劲。 更糟的是,4S店的解决方案往往让人哭笑不得:要么让车主经常跑高速,要么建议更换价值数千元的新配件。

颗粒捕捉器问题还在,国七排放更严标准又来!-有驾

在汽车投诉网站上,关于颗粒捕捉器的投诉已经刷屏。 一位江苏车主说:“我每天就上下班开20分钟,现在油耗比出租车还高,难道要我专门请假去跑高速? ”北京的王女士更惨,她的车才买三个月就出现动力严重下降,4S店检查后说是颗粒捕捉器堵塞,维修要等一周。

面对这些问题,车企的应对措施显得捉襟见肘。 有的品牌给经销商发放简易隔热罩,成本不到50元;有的则建议车主使用高价燃油添加剂。 这些都治标不治本,车主们依然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油耗暴涨问题。

颗粒捕捉器问题还在,国七排放更严标准又来!-有驾

更让人头疼的是,更严格的国七标准已经在路上。 据参与制定的专家透露,国七对颗粒物的限制还要再严格50%,要在真实路况下测试达标。 这意味着现在这些问题到国七时代只会更严重。

国七还要管电动车了。 电动汽车虽然没有尾气排放,刹车片和轮胎磨损也会产生颗粒物。 接下来连这些都要被监测,车企的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买燃油车的消费者真是左右为难。 买国六B的车吧,要随时担心颗粒捕捉器堵塞;等国七的车吧,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有经销商透露,一些高端燃油车这个问题销量已经受到影响。

修车师傅老张说,最近来修颗粒捕捉器的车多。 “最夸张的一辆,油耗表显示32升,拆开一看里面都堵死了。 车主说平时就在市区接送孩子,根本没法自己清洁。 ”

有经验的车主总结出一些应对方法:尽量加高标号汽油,避免短途行驶,定期拉高速。 这些方法对大多数城市通勤族来说并不现实。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每周上高速跑半小时。

二手车市场也开始受到影响。 带颗粒捕捉器的车型保值率下降,车商收车时都会特意检查这个部件。 一位二手车商说:“现在收车先问有没有颗粒捕捉器问题,有的话直接压价五千起。 ”

面对这种情况,部分车企开始寻找根本解决方案。 有的开发了主动加热功能,能在城市路况下自动清洁;有的则优化发动机燃烧效率,从源头上减少颗粒物产生。 这些技术目前还只在少数高端车型上应用。

在汽车论坛上,车主们互相交流应对心得。 有人建议加装外挂电脑调整喷油参数,有人分享清洗颗粒捕捉器的DIY教程。 这些操作都可能影响车辆质保,让车主们陷入两难。

随着国七脚步临近,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变革。 传统的内燃机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新能源车型也迎来新的监管要求。 这场变革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还没有明确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