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届慕尼黑车展有啥不一样,那真是一进门就感觉风向变了。以前一进馆,扑面而来的是德系三强的豪华气场,V8声浪、机械质感、西装暴徒那一套。可今年?走两步就能撞见一个中文Logo,比亚迪、小鹏、零跑、埃安、腾势……好家伙,整得跟国内车展分会场似的。中国车企这次不是来“蹭热度”的,是真刀真枪地“打上门”了。
103家中国公司亮相,比上一届多了三十多个,直接干成德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参展军团。整车厂来了14家,占了全球整车品牌的一半。这阵仗,哪是参展,分明是来抢地盘的。以前咱们看欧洲车展,总想着“啥时候咱也能在这儿露个脸”,现在倒好,脸不仅露了,还站C位了。
小鹏这次玩得挺大,全新P7直接海外首发。这车在国内已经卖上了,21.98万起,纯电中型轿跑,800V高压平台,四驱版续航干到820公里。你别说,往那一停,溜背线条配上无框车门,德国老外围着拍照,嘴里嘀咕“schön”(德语:漂亮)。旁边还摆着新款G6、G9、X9,一整个家族矩阵铺开,气势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零跑也不含糊,Lafa5全球首秀,两厢小车,紧凑但不局促,明年要进更多市场。他们家B01也来了,基于LEAP 3.5平台,续航510到600公里,欧洲起售价2.9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5万左右。这个价格,在德国买个大众ID.3都得差不多钱,你再看这配置、这空间,性价比直接拉满。
广汽那边也没闲着,传祺GS7(国内叫向往S7)、E9、昊铂HL全拉来了。埃安V“霸王龙”标价3.599万欧元,约30万人民币,AEP纯电平台打底,续航扎实,外观还带点机甲风。UT车型虽然没上市,但预告2026年登陆欧洲,明显是冲着长期布局去的。
比亚迪的Seal 6 DM-i Touring(海豹06 DM-i旅行版)一摆出来,不少欧洲媒体直接围上去问技术细节。插混还能出旅行版?这在欧洲可是香饽饽。再加上AITO问界的M5、M8、M9全系登场,腾势Z9GT、D9走高端路线,红旗EHS5、二一二212 T01这些特色车型也来了,基本把中国新能源的“全家桶”都端到慕尼黑餐桌上了。
当然,德国人也不是坐以待毙。宝马新世代iX3亮相,VNK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全搬上来了,双肾格栅都整出未来感了,预计2025年底海外上市,国产长轴版明年初见。奔驰GLC EV也不是油改电,全新纯电平台,车内那块39.1英寸的MBUX HYPERSCREEN,说是奔驰史上最大贯穿屏,科技感直接炸裂。国产长轴版也安排上了,明显是冲着零跑、小鹏这些对手来的。
大众也没闲着,ID.Cross、ID.POLO概念车齐发,一个对标T-Cross,一个接班POLO,全电平台,2026年陆续上市。奥迪搞了个双座电动跑车Concept C,顶棚能伸缩,内饰屏还能折叠,玩的就是个性。斯柯达Epiq、雷诺Clio换代、Embleme概念车……欧洲车企确实都在动真格。
但你细品,这届车展的主角光环,真不全在德系头上。中国品牌带来的不是单一爆款,而是从A级车到MPV、从SUV到GT、从纯电到插混的全链条输出。技术、设计、定价、智能化,样样都跟上了国际节奏,甚至在某些环节还反超了。
不过话说回来,品牌认知这事儿急不来。很多德国消费者对中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便宜”“新奇”,豪华市场还是BBA的天下。渠道建设、售后服务、本地化运营,这些硬仗还得一步步打。但至少现在,人家愿意停下来看你一眼了——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这届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不是来“学习”的,是来“下战书”的。新能源这盘棋,咱们已经从跟跑,变成了并跑,甚至在某些路段,悄悄跑到了前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