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缓过神呢,卡车圈就炸开了锅——特朗普突然甩出个大招,说要从2025年11月1日开始,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中型、重型卡车一刀切,关税拉满到25%!
这消息出来,不少做卡车生意的老板估计直接掉了手机。
朋友圈里甚至还传着段子:“以后开卡车,都得看美国总统微博?”
捋细了,这件事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关税说加就加,而且一下子就是25%,这扎心程度不亚于吃火锅吃到一半锅底被端走。
你说当前卡车行业还在观望新能源,结果贸易壁垒叮的一下立起来,谁都得重新盘算盘盘账。
有人说,这是不是又一波“美国优先”操作?
但喊口号容易,落地执行叫一声:“这事儿有点悬。”
你看头几个月,各种关税消息其实已经在业界传了风。
今年9月25号,特朗普就先在自家社交平台放了话,弄得大家都跟蹭热点一般,紧跟着琢磨——到底啥时候动真格?
本来这事影响的只是重型卡车,怎么突然中型也被拽进来了?
25%的关税,乍一看都让业内人沉默三秒。
要知道,美国卡车市场并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从东南亚、欧洲乃至南美,进口车型多如牛毛,选手一个接一个。
不少热门型号,尤其是那种适合美帝路况的大块头,靠的就是国际供应。
如今这关税一加,进口车的利润直接被扼住喉咙。
厂家的报价单都得重新打一遍草稿。
至于之前嗷嗷待哺的海外厂家,原本还期待能抢一波美国的市场份额,这下只能原地打个寒颤。
25%是什么概念?
简单算算,一辆成本20万美元的进口卡车,关税直接从5万提到5万乘以5。
你说这定价,要是还让美国消费者买账,那四舍五入就是在比谁的钱包更厚。
但事情远没那么直接。
卡车这行当不是单打一买卖,背后一串产业链才是让人头秃的地方。
进口商、批发经销商、维修、售后、二手市场,统统跟着遭殃。
供应链上原本稳定的零件采购计划也得大改——谁还敢一口气囤那么多异地配件?
有些公司估计已经暗搓搓开起了价格讨论群,改走本土生产或者找别的政策洼地。
但你以为这招能一劳永逸?
美国自己的卡车制造,虽然规模够大,真要填补进口车型的空白,短时间内不现实。
毕竟某些进口品牌是死忠粉——卡车司机心里都清楚,谁家的车开起来省油,谁家的车坏了修得起,厂家差距那不是光用关税能弥合的。
一刀切下来,新车涨价,二手市场也得跟着蹭热度。
最后可能形成这么个怪圈:新车贵得离谱,老车成了“理财产品”。
想避坑买台车,分分钟就变成了要不要贷款上四周岁的“准古董”,谁家司机能忍?
说到司机,这事不光折腾企业,卡车哥们也跟着遭殃。
不少“老司机”靠进口车拉美国东西上高速,突然成本飙升,有可能影响工作。
别觉得涨价一点点没关系,运费、油费本来就不低,关税一加,倒霉蛋可能都是终端消费者。
最后还是老百姓兜底,难怪有人在论坛发帖:“都2025了,卡车也要成奢侈品?”
其实美国消费者心里也不傻。
你让人买一台因为关税就贵出来几万美元的进口车,人家肯定要好好掂量掂量。
卡车不是轿车,一个家庭一辈子买个两三辆就算多。
干卡车这行的,拉快递、配送、建工地全靠这些家伙。
贵了以后,活干不干得下去,可都由不得自己。
且慢,美国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地制造的确有优势,但有些环节离不开进口。
百万卡车司机跑的是现实,不是总统新闻头条。
你再牛也不可能把全行业一夜之间拉到自给自足,供应链断了,物流、商贸、甚至建筑业都要跟着打喷嚏。
特朗普这一招,表面上是保护本土产业,但说到底,政策转向这么快,企业早已习惯了变数,但大部分人还是上了压力山大。
有人开始押注转型,提前布局找替代品,甚至抱团观望。
企业领导也好,普通员工也罢,都得捏一把汗,活生生把行业推到了岔路口。
你没发现吗?
这事激起的讨论远不是政策本身那么简单,跟美中贸易摩擦、全球供应链重构呼应成了一出大戏。
美国政府要的是自己的制造业复兴,可国际合作的车轮从来都有摩擦。
本来全世界玩贸易自由化,美国这一堵,其他国家也不得不掂量是不是回敬一脚。
再看全球卡车市场,竞争早就红海了,你说谁家不能造个大车发往美国?
但现在关税一来,有的市场干脆直接放弃美国,下注南美、东南亚。
谁也不傻,世界很大,没必要扎在一棵树上吊死。
美国产业链因此也面临调整——不止卡车,零部件、配件、运输全都得重新排班,翻篇。
你说美国老百姓会不会为关税买单?
有人埋怨进口车贵了,也有人自豪本地制造更强,观点分散,争吵不断。
但产业的变化不是嘴皮子说一说,真的到了2025,各种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上演。
还真没准,届时卡车圈再出个新段子:“买个重型进口卡车,存银行还不如存车库。”
整体看,这次关税大涨不是简单的政治任性,是深层博弈的冰山一角。
企业已经习惯了政策多变,但这回幅度实在太大,谁都得加班筹谋,生怕落下队。
司机们在群里互相打气,“能不能挺过去还得看运气”,有的调侃:“卡车没了,美国快递要步行送吗?”
你别说,尴尬归尴尬,大家都不敢乱站队,只能静待市场后续反应。
实际效果如何,要看厂家、市场和人心,三方博弈到头,没准会蹦出新花样。
好几家投资公司已经准备出招,有的说转型,有的说拖延等下一任总统,看谁是真正能掌控局势。
不过,这类事情,美国政坛常有“变脸快”传统,万一明后年又起风了,卡车关税说翻就翻。
有网友调侃:“还得关注特朗普的下一个社交动态,说不定明天醒来,又一个新口号。”
谁叫这行当就是这样,活得最久的不是最强,是最能折腾的。
政策转个圈,行业跟着转,最后还得看钱包和胆量。
要是真到2025年,关税落地,进口卡车价格拽上天,到底还会有多少人买单?
谁敢保证呢?
你自己怎么看,这样的贸易激流,卡车企业和司机们到底该怎么打算?
欢迎大家一起留言吐槽,给行业支个招——毕竟,风口浪尖上,谁都是赶路人,谁都得做好下一秒变天的准备。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