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首次扛起权责大旗,中国智能驾驶迎来权责明晰的历史性转折点。
近日,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宣布实现媲美L4级别的智能泊车技术,并作出震撼业界的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这意味着当用户使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功能时,若发生事故,比亚迪将承担应由本车负责的所有损失,用户无需经历繁琐的保险流程。
比亚迪这一举措彻底明晰了智能驾驶领域长期存在的责任划分的模糊地带,以技术自信和品牌担当,在行业内首次实现“脱手脱眼脱脑”级别辅助驾驶的责任承诺。
比亚迪敢于全球首创智能泊车兜底承诺,其背后依然还是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规模优势。
目前,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用户已经超过了百万。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制造体系。
“天神之眼”作为比亚迪实力技术的核心载体,凭借多平台覆盖、功能全面性及持续进化能力,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全场景覆盖能力,涵盖了智能泊车、城市领航和高快领航三大核心场景。
其中这次重点提及的媲美L4级别的智能泊车,还新增了三速泊车、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等功能,窄车位场景可自动收折后视镜,配合优化后的悬空障碍物识别,实现 “又快又准又安全”。
另外,行车场景则覆盖环岛通行、高速施工路段绕行等复杂路况,安全层面的 AEB 功能能在夜间 80km/h 识别两轮车并紧急刹停,120km/h 时实现舒适两段式刹停。
其次则是多平台适配性,该系统目前覆盖 天神之眼 A/B/C 三大平台,适配仰望、腾势、方程豹及比亚迪品牌多款车型,真正做到了让高端智驾技术走入大众。
事实上,比亚迪此次突然发布“技术核弹”,以 “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的承诺,重新定义智能泊车场景的责任边界,除了体现行业头部企业的责任心,也是比亚迪再次用技术底气让行业竞争回到健康的正轨,同时也是在倒逼整个行业正视智能驾驶的权责问题。
可以说,正是依托着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力以及足够长远的品牌雄心,比亚迪才敢于做出如此承诺。
根据国际通用分级标准,L4级自动驾驶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以完全放手,由系统自主操控,事故责任明确由车企承担。
目前智能驾驶已经是消费者购车过程中必备得一个考虑因素。但长期以来智能驾驶领域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通常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消费者往往需要承担智驾带来的风险。
这也是这次比亚迪“发大招”的厉害之处。一举解决了行业长期不愿面对的“痛点”。
那么现实毕竟是一个矛盾复杂的综合体,对于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比亚迪也划出了明确的边界:法规框架内的责任,车企一肩扛起。但是不含和解谅解的额外支付,也不含用户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赔偿。权责清晰,有理有据。
这一承诺本质上将泊车场景的智能驾驶提升到了类L4级别: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责任主体明确转移到了车企。
可以预期的是,比亚迪投下的这枚深水炸弹预计很快会在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当技术优势瞬间转变成市场实力时,相信很多车企都会开始正视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比亚迪也因自己的技术实力重塑了行业规则。
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已跌至4.3%的历史最低点。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唯有不卷价格卷技术,不卷降价卷服务,方能实现全行业的共赢,而率先在智驾权责上卷起来的比亚迪,无疑在为整个行业打了一个样的同时,更为行业树立起了何为“智驾责任”的标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