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梁车不“老”了?年轻人爱买大阳 DY125-E,理由挺实在

曾经被嫌弃“老掉牙”的弯梁车,现在居然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大阳刚出的DY125-E,朋友圈里晒单的比晒奶茶的还多。这到底是情怀作祟,还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要说弯梁车,那可是老百姓的老朋友了。2000年代那会儿,谁家要是有辆弯梁,不亚于现在开辆小轿车。记得当时路上跑的,每三辆里就有一辆是弯梁,省油、耐造、还灵活,城乡结合部的小老板们几乎人手一辆。可到了2015年,风向突然变了。踏板车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坐着舒服还不用挂挡,一下子就把弯梁比下去了。再后来,电动车又杀了出来,弯梁车渐渐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词。

弯梁车不“老”了?年轻人爱买大阳 DY125-E,理由挺实在-有驾

有意思的是,这两年风向又悄悄转了。全球卖得最火的弯梁车本田SuperCub,去年销量居然涨了15%。在东南亚,大街上跑的车65%都是弯梁,比这儿的电动车还普及。国内也开始有动静,嘉陵COCO在抖音上的改装话题播放量破了2亿,一群年轻人拿着扳手改车灯、换轮胎,把通勤车改成了“复古潮玩”。

大阳显然是看准了这个苗头,推出的DY125-E一露面就自带话题。最显眼的就是那圆滚滚的大灯,直径180毫米,黑得发亮,像极了20年前的经典款。304不锈钢的护杠磨得锃亮,阳光下能照见人影。但你仔细看,又能发现新东西:用的是PPG水性漆,摸上去滑溜溜的,据说三年不褪色。轮毂也做了轻量化处理,比普通铝合金的轻了15%,推起来都省劲儿。

弯梁车不“老”了?年轻人爱买大阳 DY125-E,理由挺实在-有驾

性能上,这款车走的是实用路线。6.2千瓦的发动机拉着120公斤的车身,跑起来不费劲。有车主实测,最快能跑到88公里每小时,市区通勤绰绰有余。油耗更是亮点,加一箱油跑三百公里没问题,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比地铁票还便宜。轮胎用的是前80/90-17、后90/90-17的组合,雨天刹车不容易打滑,这点比老款弯梁强多了。

不过也有争议,最集中的就是没标配ABS。有人觉得现在都2025年了,这个配置不该省。但也有老骑手说,弯梁车车身轻,只要不是飙车,普通刹车够用了。这事儿就像买手机,有人觉得无线充电必须有,有人觉得能打电话就行,各有各的道理。

弯梁车不“老”了?年轻人爱买大阳 DY125-E,理由挺实在-有驾

买这车的,早就不是当年那些跑运输的大叔了。店里销售说,18到25岁的年轻人占了六成多,不少是刚上班的小镇青年,预算有限又想有辆像样的车。还有些是城里的复古爱好者,其中女性车主居然超过三成,她们就喜欢这种小巧玲珑又带点复古味儿的车。有人是纯粹代步,三公里内的通勤比开车方便多了;有人是为了玩,改个座椅换个贴纸,拍照片发小红书,互动量比晒包还高。

价格定在8000多,比宗申野米贵点,比嘉陵COCOPro便宜点。之前有调研说,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弯梁车价格在9000以下,看来大阳是摸准了这个脉。而且这车的改装件特别多,挡泥板、后视镜什么的都能换,这些小东西利润可不低,商家也乐意推。

弯梁车不“老”了?年轻人爱买大阳 DY125-E,理由挺实在-有驾

其实不光大阳,整个弯梁车行业都在琢磨新路子。雅马哈已经在试48V混动系统,据说能再省油30%。还有厂家在研究把汽车上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装上去,雨天骑车更稳当。文化上也在发力,搞车主俱乐部,组织骑行活动,甚至还有人跟非遗合作,在油箱上画景泰蓝图案,把代步工具变成了文化符号。

但话说回来,复刻经典也得有个度。之前有品牌抄本田的外观吃了官司,专利这根红线可碰不得。品控更是关键,老弯梁车的口碑是靠十年不坏攒出来的,现在要是偷工减料,可就砸了招牌。

说到底,弯梁车的回春,不只是靠情怀。就像大阳DY125-E这样,把老款的皮实耐用留住,再加上年轻人喜欢的设计和配置,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未来的弯梁车,或许就是这样——既有老味道,又有新花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