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净利12.55亿,东风仅0.55亿——同为央企“亲儿子”,差距咋这么大?
同样是央企背景、国资撑腰的汽车集团子公司,同样是自主品牌发力的主力阵营,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2.55亿元,而东风集团股份同期净利润只有0.55亿元,相差整整23倍。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为什么一个活得风生水起,另一个却险些“失血休克”?这背后,不只是销量的差距,更是战略选择、产品节奏和用户思维的全面博弈。
长安:精准踩点,把“技术”变成“利润”
我最近试驾了长安深蓝S07和全新启源A07,说实话,没抱太大期待——毕竟“换壳”“贴牌”的质疑声一直没停过。但坐进车里那一刻,我改观了。
先说深蓝S07。它的设计语言是“共生美学”,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把科技感和自然元素揉在一起。前脸无边界格栅+LED星河大灯,辨识度拉满。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增程系统调校。市区纯电模式下,电门响应干脆利落,几乎听不到电机啸叫;一旦启动增程器,震动和噪音控制得相当克制,不像某些品牌,一启动增程器就像拖拉机上路。我跑了一段高速+城区混合路线,实测馈电油耗4.8L/100km,接近官方数据,这说明它的能量管理策略是成熟的。
再说启源A07,这车定位“数智新豪华”,内饰用料舍得下本。翻毛皮顶棚、木纹饰板、后排零重力座椅,配上2.1米巨幕天窗,氛围感直接拉到BBA水准。但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OTA升级频率。我试的这台车是去年底交付的,到现在已经推了5次大版本更新,新增了代客泊车、哨兵模式、语音助手形象化等功能。长安在“软件定义汽车”这件事上,是真的在持续投入,而不是画饼。
从财务角度看,长安的高利润并非偶然。2024年上半年,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70%,而传统燃油车也在通过蓝鲸动力+48V轻混系统降本增效。“油电协同”战略让它既没被新能源浪潮拍死,也没在转型中失速。
东风:大象转身,为何步履蹒跚?
反观东风,作为“二汽”起家的老牌车企,技术底子不差,但问题出在“散”和“慢”。
东风旗下品牌太多:岚图、猛士、风神、风行、纳米……每个都想要“独立发展”,结果是资源分散、定位重叠。我试驾过岚图追光,这车硬件堪称豪华:空气悬架、双电机四驱、碳纤维车顶,百公里加速3.8秒。可当你打开车机,系统卡顿、语音识别率低,OTA更新一年不到两次。一台卖三四十万的车,智能化体验还不如十万级的比亚迪。
再看猛士917,硬派越野性能确实猛,纯电版CLTC续航500公里,越野时能量回收效率高。但它的用户画像是谁?小众中的小众。东风把大量研发经费砸在“炫技”上,却忽略了走量车型的迭代速度。风神L7、纳米01这些本该扛销量的车型,市场声量几乎为零。
财务数据显示,东风集团股份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0.55亿元,净利率不足0.1%,相当于卖一辆车赚不到500块钱。相比之下,长安净利率接近2%,差距一目了然。东风不是没技术,而是技术没转化成市场竞争力,更没转化为利润。
用户真实反馈:口碑决定生死
我在车友群里做了个小调研,两位真实车主的说法很有代表性。
一位长安深蓝车主说:“我买它就是看中增程不焦虑,平时用电成本低。开了8个月,电费加油费总共花了不到2000块,比原来那辆燃油SUV省了一半。 唯一不满是车机偶尔死机,但售后响应快,远程升级就解决了。”
另一位岚图FREE车主则吐槽:“买车时销售说‘可油可电’,结果纯电续航打七折,油耗比宣传高1.5升。最气人的是软件半年没更新,车道保持老是退出,L2辅助驾驶像‘人工智障’。”
你看,用户不傻。他们要的不是PPT上的“全球首发”,而是每天通勤时省下的油钱、堵车时靠谱的辅助驾驶、OTA后新增的实用功能。长安赢在了“日常可用”,东风输在了“纸上谈兵”。
横向对比:长安、东风 vs 比亚迪、吉利
我们拉三款走量车型对比一下:
维度 长安深蓝S07 东风风神L7 比亚迪宋PLUS DM-i 吉利银河L7
2024上半年销量(万辆) 6.8(深蓝品牌) 1.2(风神品牌) 18.5 9.3
馈电油耗(L/100km) 4.6-4.9 4.8-5.2 4.5-4.8 4.7-5.0
智能座舱芯片 高通骁龙8155 联发科MT8666 高通骁龙690 高通骁龙8155
L2级辅助驾驶标配率 全系标配 仅高配 全系标配 全系标配
OTA升级频率 季度更新 半年+ 季度更新 季度更新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懂车帝销量榜、车主实测汇总
结论很清晰:长安在智能化配置和用户运营上,已经追平甚至局部超越比亚迪、吉利;而东风的风神L7,无论销量、配置还是用户口碑,都处于明显劣势。
未来展望:利润背后是“用户思维”的胜利
有人说,东风吃亏在“太正统”,国企流程长、决策慢。这话对,但不全对。真正决定成败的,是有没有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
长安的做法很“接地气”:
深蓝专注15-20万主流市场,解决续航焦虑;
启源主打舒适与豪华感,抢夺合资B级车份额;
阿维塔(与华为、宁德合作)冲击高端,技术背书。
三条腿走路,每条都踩在用户痛点上。
而东风呢?岚图想对标蔚来,猛士对标奔驰大G,结果高端没立住,基本盘又丢了。没有量,哪来的利润?没有用户反馈,哪来的迭代方向?
未来三年,新能源市场将进入“淘汰赛”。我判断,谁能持续把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谁就能活下来。 长安已经拿到了门票,东风必须加快整合步伐,否则“央企光环”也救不了它。
互动时间:你怎么看?
各位车友,你觉得东风该怎么翻身?是该砍掉冗余品牌,还是该放手让岚图、猛士独立发展?
如果你在20万预算区间选车,会考虑东风风神L7,还是长安深蓝S07?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上次去东风工厂参观,车间设备很先进,工人也专业,但管理层开会还在用PPT讲“战略愿景”。而在长安,产品经理直接拉着我试车,边开边问:“这个语音唤醒你觉得快不快?”
差的不是技术,是离用户有多近。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