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奇瑞在以色列又又又拿了第一,我第一反应不是恭喜,而是觉得有点魔幻。
就好像你班里那个闷头刷题的同学,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他不仅考了年级第一,还顺手把隔壁学校的黑板报评比、运动会、甚至是食堂的承包权都给拿下了。你除了666,都不知道该说点啥。
以色列市场,一个听起来跟咱们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突然就成了中国汽车的“新大陆”。奇瑞,一个在国内被各种新势力、老师傅们卷得死去活活的品牌,跑出去直接开无双了,连续三个月销冠,连带着自家的“马甲”Jaecoo,一个打第一,一个打第四,亲兄弟明算账,把榜单前五占了两个。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得好不好的问题了。这是什么?这是降维打击。
或者说,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海外实践版。在国内,大家是怎么玩的?我降一万,你降两万还送冰箱彩电。我上800V,你就直接干到1000V还带个太阳能充电板。这叫存量竞争吗?不,这叫大家一起发疯,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然后你从废墟里掏出一个压缩饼干,说:诶,你看我这个,抗饿。
现在,这帮在国内杀红了眼的“蛊王”,被扔到了以色列这个相对和平的“新手村”。
你想想那个画面。丰田、现代这些老牌选手,还在那儿研究“品牌传承”、“用户忠诚度”、“百年造车底蕴”。他们慢悠悠地打着太极,讲究一个气定神闲。结果门一脚被踹开,一群中国车企红着眼睛冲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狼牙棒,嘴里喊着“不装了,摊牌了”,对着市场就是一顿输出。
配置给你拉满,屏幕比你家电视还大,价格直接打到你的脚脖子。丰田老师傅当场就傻了,手里的茶杯都拿不稳。这帮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他们不讲武德啊!
是是是,我们不讲武德。我们只讲“性价比”这个最大的武德。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迷信过合资品牌光环的中年人,太懂这种感觉了。以前买车,你得研究,得比较,得信仰。你买个奔驰,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给你带来的“玄学”加持,是你去见客户时对方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尊重。你买个特斯拉,你买的是马斯克的星辰大海,是一种“我即是未来”的科技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中国车企在海外干的事情,本质上是一种“反技术崇拜”和“品牌祛魅”。他们不跟你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把现实砸你脸上。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我用一半的钱,能买到一个比你好两倍的“四轮沙发”,里面塞满了屏幕和摄像头,看起来就像个移动的网吧。它甚至能自己停车,虽然有时候会停到花坛里去。
就问你动心不动心?
当价格和配置的优势大到一定程度,什么品牌光环都是虚的。就像修仙小说里,你还在辛辛苦苦打坐练气,人家直接掏出一颗九转金丹吞了,修为瞬间暴涨一千年。你跟人家讲“道法自然,根基为重”,人家白你一眼,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你看那个数据,Jaecoo同比增长427.5%,领克暴增612.5%,比亚迪Seal U更是干出了8506.5%这种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增幅。这已经不是增长了,这是细胞分裂,是病毒式传播。这些数字背后,不是什么精妙的营销策略,就是一句话:便宜,大碗,量足。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打法在短期内是无敌的。尤其是在一个成熟度不高,或者说消费者没那么多“信仰”的市场里。以色列人民一看,嚯,同样的价格,这边是丐中丐的卡罗拉,那边是顶配带按摩的中国SUV。这选择题还需要做吗?用脚投票都选后者啊。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把中国车企出海说得太悲壮了,像是在逃难。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商业的本质吗?哪有什么田园牧歌,都是刺刀见红。在国内卷不过,那就出去卷。把国内的“地狱模式”经验,带到海外的“普通模式”里去,瞬间就成了版本答案。这不丢人。
讲真,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正在想中午吃什么,突然就觉得没胃口了。卷,太卷了,连吃饭的心情都被卷没了。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隐忧。这本质上是在用价格换市场,而不是用品牌换市场。今天你能用价格打败丰田,明天可能就有个越南品牌用更低的价格打败你。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是,谁又在乎长久呢?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先把地盘占了,把生态位给挤满了,让对手无路可走,这才是最骚的操作。
我真的会谢,这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所以,奇瑞在以色列的三连冠,以及中国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的现实,与其说是一次胜利,不如说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它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一个“黑暗森林”里的顶级猎手,闯入到一个以为大家都在过家家的花园里时,会发生什么。
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是花园会变成猎场而已。
所以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也许这些品牌会像压缩毛巾一样,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失去水分。但至少在今天,在2025年的9月,以色列的汽车市场,姓“中”。
这个结论不讲道理,但它足够暴力。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