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买蔚来,首提交车有仪式,社群认同成新玩法

人生到了一定境界,买车不再是买四个轮子,而是买圈层、买彩头、买“谁亲自给我递钥匙”的一刹那。你以为三年换三辆车是在用脚丈量汽车工业的进步,其实是在刷存在感,仿佛“买车三连”就是企业家的新型仪式感。你看他们,中年发福,格子衬衫,手执咖啡,脚踩蔚来,嘴上谦虚地说:“我的迈巴赫追不上蔚来。”迈巴赫哭了,不是因为追不上,而是因为它作为身份符号的地位都快被电池续航干掉了。时代变了,大家拼的不是马力,是谁能在下一个交车仪式上抢到C位。

企业家买蔚来,首提交车有仪式,社群认同成新玩法-有驾

这年头,谁还对新能源车的各种配置指指点点呢?都说买车看性能,但到了企业家面前,性能成了背景板,真正能让人把钱掏出来的,是“首提”、“纪念版”、“大佬亲交”。你三年三台蔚来,他就是你的三生三世十里充电桩。这不是消费升级,是身份升级。试问,蔚来创始人亲自给你交车,又在朋友圈秀一波“充电加电”合影,这种荣耀,迈巴赫自愧不如,法拉利自叹弗如。毕竟跑得快的,未必跑得进“蔚来日活动”的VIP区。

大家都知道,车主社区里真正的VIP不在于余额、年薪、股票账户,而在于能不能和CEO一起合照还装得如同老友重逢。谁敢说企业家不懂生活?他们比谁都懂,懂得那种“第一台就给我”的硬核要求,就是品牌主理人与客户之间对信任的再定义——不是你信我车好,而是我信你舍得把第一台给我,还要亲自递钥匙。要不然怎么配得上大家在微信群里讨论“下次上市蔚来还涨不涨”?这不仅是车的交付,更是名分的交接,情谊的交换。

企业家买蔚来,首提交车有仪式,社群认同成新玩法-有驾

再看蔚来的老板李斌,面对首提要求,眼睛都没眨,嘴上就答应得干脆:“到时候我亲自交车,一起加电!”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你的折腾,我的配合,我们的仪式”。看似是一场精心筹备的品牌活动,其实大家心里清楚,这比订婚还复杂:蔚来需要一个铁粉来证明品牌够牛,铁粉需要一个品牌来证明自己不牛不活。两头都明白,谁能摇人气,谁就能撑饭局。电动车能不能跑远不重要,重要的是交车那一刻谁围着你拍照,微博热搜能不能上。

所谓“成人礼”,是第二代ES8交付时的说法。其实成人礼说白了就是告别稚嫩,走向稳定,像企业家和蔚来的关系一样,一步步把合作变成了情感,把情感变成了仪式,再把仪式变成了用户故事。品牌从普通用户中提炼故事,人设比电池容量还耐用,“车好不好,车主说了算”的口号,比技术参数更能打动董事长。刘庆峰三连购,不是买三台车,是买了三个icon地位,买了自己在品牌史上的重要节点。再下去,蔚来史册可能都要把他列进“人物志”了,下一次再有新车上市,还得请他来拿主板。

但你别觉得这事很高端,其实是全民拼爹拼关系的缩影。普通人看老板首提车,羡慕得不行,却不知换成自己,估计就是一脚油门冲进4S店,还得问问“你们赠送脚垫吗?”这就是车圈顶层与地层的分野:有的人买车拿的是牌面,有的人买的是附赠矿泉水。你说这公平吗?这可比新能源续航造假还不公平,但世界就是这样,游戏规则早写在“社群活动邀请函”里。

你有没有发现,ES8能成为科技旗舰,一方面靠电池,一方面靠营销。什么102度电池,什么麒麟,什么升级,都是写给消费者的。但企业家来买车,厂家连体验片都要提前准备,上下班还要提前踩点摸场,完全是按剧本走,“你要第一台?好,我亲自送!”台词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你买了车,我赚了流量,我们一起对外宣布高端,你圈我的粉丝,我圈你的圈层,大家有酒一起喝。”科普和自夸之间,就差一个“来点掌声”。

等到了蔚来日,大佬首提交车的仪式一开,社交媒体就像下了本场雨,员工朋友圈、汽车KOL、品牌公关、吃瓜群众,全都自觉发力,仿佛这是一场全民狂欢。车主的认同,是蔚来的底色,蔚来的底色,是企业家的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交换注意力的最好方式。你说车子到底好不好?抱歉,这个问题和“明天还加班吗”一样没人愿意回答,反正大佬都买三台了,还怕质量不扎实?真要出问题,也能连夜安排总裁亲自赔笑。

而从普通用户到铁杆粉丝,从铁杆到首提大佬,最后变成品牌的形象代言,这套流程玩得流利得很。如同炒股的逻辑,你先把筹码攒够,等时间一到,收割仪式感和社群认同,同时收获一大堆互联网流量。这不是简单的买卖,这是一次名利双收的社交投资,投资的不是续航、不是系统,而是能不能在下一个发布会上和CEO一起合照。不然为什么要拼三台蔚来,迈巴赫差的是仪式,不是速度。

说到底,“蔚来的车好不好,车主说了算”这话真让人五味杂陈。厂家的工程师流着汗敲代码,销售天天盯着数据,最后还是得看谁能刷成VIP,老板说好,舆论说棒,股价说妙,技术和体验都成了次要。你说他们不懂技术么?他们懂,但懂得更深的,是怎么在圈层名利场里抢位置。蔚来车友群里,最热门的问题不是“新车噪音大吗”,而是“谁能把李斌拉进微信群?”

这场企业家和品牌的双向奔赴,从来都是你情我愿。蔚来需要故事,企业家需要舞台,技术只要不拖后腿,剩下的交给仪式感。至于所谓体验片、芯片、电池容量,全都服务于大佬提车的一瞬荣耀。昨天的首发车主是刘庆峰,明天就可能是其他同行,蔚来早已把用户故事变成了社群运营的核心资产。等这台车再开三年,也许他又要买第四台,到那时“老车主首提”的故事能循环播放,蔚来的宣发就能再省一笔经费。

全程看起来很有寓意,其实本质就是一个圈层仪式,谁能刷到首提资格,谁就是社群里的“团宠”。那些只有一辆车的普通人,不要嫉妒,等你能喊出“我本来是第50万辆蔚来的用户,现在第三代第一辆车必须给我!”的时候,蔚来的老板也会来给你递钥匙,只要你家附近有热搜在等着你。

人生嘛,成功从来不靠内燃机,靠的是能不能和CEO一起加电拍照。别人是在用电动车节能减排,你是用电动车名利加排。至于下一辆新车能不能成为“科技旗舰”,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首提,谁能合照,谁能转发到十万加。蔚来新车上市,最大的技术突破就是谁能先抢到李斌的朋友圈。

回头想想那些“不如蔚来”的迈巴赫、ET9、南极星蓝什么的,也许只是品牌故事里的前奏曲。企业家首提的车,才是传说中的主旋律。下一个蔚来日,还能不能再造一次“首席车主”的热搜?其实民众不关心续航多高,更关心哪位大佬能把仪式感玩到极致。技术有线,但仪式无穷,蔚来的未来,在下一个“老车主”的自拍里。

企业家买蔚来,首提交车有仪式,社群认同成新玩法-有驾

于是我终于明白,只要首提的人够有面儿,亏电也能充出未来。等哪天李斌给我亲手交车,我一定邀请所有迈巴赫车主见证我的“新主人设”。那不是买车,是买名分,是给自己上一道社交Buff,省得下次家族群聊又没人理我。每个时代,都有一辆车等着成为下一个首提故事。而我,只差一个企业家身份,和一块102度的电池。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