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圈最近颇为喧嚣。瞧,一边是动辄数万的舶来大牌,恨不得把金箔镶嵌车身;另一厢,骤然冒出个古思特,直接把身价砍到膝盖,六千出头就能提走一台自带ABS的复古小踏板。这事儿,你说稀不稀罕?
照常理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理儿大家都门儿清。可古思特偏要觍着脸打破这个“铁律”。它们家那个探悦250,直接把合资车型的身价腰斩,配置还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ABS、TCS、胎压监测,甚至还有个手机APP能远端遥控,这…简直是把“物超所值”四个字烙在了脑门上。
当然,肯定有人要嘀咕,这会不会是圈钱的伎俩?低价只是幌子,做工肯定稀烂。这话说得也在理,毕竟摩托车不是快消品,得骑个仨瓜俩枣才能看出端倪。古思特现在看着红红火火,但能不能经受住韶华的淘洗,这还真不好说。就像早年间国产汽车刚冒头那会儿,也是各种低价倾销,结果呢?不少车开个几年就幺蛾子不断。
但话又说回来,也不能一竿子把古思特打翻在地。人家在海外市场栉风沐雨这么些年,一年能卖30万台,也不是空穴来风。而且,此番古思特能把身价压这么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台州有自己的老巢,供应链也比较完备。说白了,人家是靠规模效益来摊薄成本,不是靠偷梁换柱。
细琢磨琢磨也挺耐人寻味的。往昔,咱们总觉着国产摩托上不了台面,只能靠舶来零件来撑门面。合资品牌呢,反倒用着愈来愈多的国产货。但眼下,古思特别出心裁,不仅把硬件配置堆到了天花板,还玩起了软件革新,比如那个摔车自动求援系统,连本田PCX160都没装配。这说明啥?说明国产摩托也在悄没声儿地进化,甚至开始弯道超车了。
这事儿,站在不同的立场看,体悟也不尽相同。于消费者而言,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银子,购入更胜一筹的玩意儿呢?但于摩托车厂商而言,这可就有点难捱了。尤其是那些靠品牌溢价续命的合资品牌,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据说,已经有主顾因为古思特而退订了原先相中的万元级小踏板。现如今,消费者可不傻,性价比才是硬道理。
实际上,古思特的横空出世,更像是一条“鲶鱼”,搅浑了整个摩托车市场。它逼着其他厂商也得跟着让利,升级配置,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桩好事。只是,这种低价肉搏,会不会波及到售后服务?会不会让一些小本经营为了糊口而铤而走险,降低产品品控?这些命题,都值得咱们深思。
再者,古思特的得势,也离不开对青年消费群体的精准拿捏。人家深谙Z世代的消费逻辑,又是搞颜值经济,又是搞社群运营,还找外卖小哥当小白鼠做评测,把用户体验摆在首位。这路数,跟手机圈的“拼多多模式”有几分神似,都是靠口口相传来攻城略地。
扯了这么多,摩托车这玩意儿,归根结底是耐用消费品,光靠短期博眼球肯定不行。古思特能不能在商海中站稳脚跟,还得看它的质量和服务能不能跟得上。说到底,谁也不想买个三天两头掉链子的摩托车,对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思特的出现,起码让我们瞅见了国产摩托的曙光。它启示我们,只要潜心精研,就能做出让老百姓心满意足的产品。当年轻人能用一部智能机的价钱买下一台带ABS的小踏板时,摩托车也才能真正回归到“普惠型代步工具”的初衷。或许,这才是商业最朴素的真谛。仅2025年首季,国产250cc以下小踏板份额劲升12%,古思特便独占35%,这就足以昭示消费者对这种“价值再定义”的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