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轩逸上新,造型更加犀利动感,动力依然采用1.6L引擎,全系省油耐用——这个新闻我已经听很多遍了。其实我倒觉得,日产这次的变化,更多是在外观上画龙点睛,在车身变宽、线条更硬朗这块,确实给它加了点运动细胞。但我心里琢磨——这次新款到底能不能打动老粉?还是说,年轻人只看外形,至于车的心脏其实还是以前那只用惯了的1.6发动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和相册,发现新车的车身长宽高才差几厘米,尺寸几乎保持不变。终于明白,实际办公室里聊的,要么是真实的尺寸要懂得看得完美——因为变化太小,差别得用肉眼找都难。而我心里忽然冒出个问题:如果车身没有大变化,为什么这个犀利动感的外观,会让人觉得年轻化?
我觉得,真要说动感,还是那只在设计里动用的线条。你看那前脸的V型格栅,像不像给脸部加了个锐利的角线?反正我觉得,用设计语言说,就是用线条和形状,给人一种动的感觉。这就让我想起一个平常搞设计的朋友,他总说,形象就是要抓住眼球。但不代表功能和实用性会提升一成。
我还想问:这次新车的内饰,是不是也像外观一样,动感十足?可是我还没看到实车照片,就猜测它用的可能还是偏家用的配置——毕竟,中控屏、座椅材质这些,还是不能太奢华,更不能浪费钱在装潢上。这就让我想问:把新外观做扁平化或犀利感加进去,能不能直接转化成用户心里觉得值的感觉?
最实在的还是这次发动机和变速箱。你说,依然用1.6L HR16,打磨几年都够用了。心里暗暗想着,可能成本控制还在那条线上。估算油耗5.9L左右,百公里成本大约是(保守估算)3.5元左右(燃8元/升,油耗5.9L)。比起上一代,略低点——因为新车更省油一些,可能也和车重轻微优化有关。你知道,油耗这个基准线,其实是衡量车是不是耐用、省心的秘密武器。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虽然说动力不变,车子能不能变得更耐用一些?我猜这次的用料和质量控制,可能比之前更严格,但没细想过。毕竟,耐用和省油其实像打游戏的耐心值一样,是长久积累的。
对比起同价位的两款车,你觉得,轩逸走的还是舒适、省油为主,速腾L和凌渡L则更偏运动操控?我有个朋友在修理厂,他说,现在车的悬挂调校很讲究,偏运动的会更硬,舒服点的就像摇篮车。轩逸应该还是稳妥路线,软硬适中。那你会不会觉得,要想年轻点,光靠外观是不够的?还是说,年轻人其实很讲究用车体验,不是就看个外形达标就行。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同事,说过一句话:A级车,除了省油和耐用,最重要的是不能浪费时间在修。——但我又想,真的是这样吗?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更喜欢看到一些智能互动。轩逸这次没太大升级,在配置上保持稳妥,可能是出于成本和研发节奏的考虑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碰巧记得,去年遇到一位销售经理,他说:年轻消费者更喜欢可以炫耀的外观和智能——可我觉得,这也有点偏激。也许,简单的不出错,才是更实际的售价保障?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我还在琢磨,除了外观跟设计语言变得更运动一些,整车的驾驶感受会不会也有变化?会不会那点犀利线条让车更敏感?还是说,这其实只是视觉效果,让人觉得车挺调皮。但我想,这还要等实车试驾才能判断。
对了,你知道,很多人买车,除了看配置,还很在意二手保值。我猜,轩逸这样一款稳重的家用车,保值率其实还挺稳的。大概在60%-70%之间(这段先按下不表)——虽然说,二手车市场变数太多,尤其是最近新能源那么火,谁知道未来会怎样。
回头想,我觉得即使外观变得更运动、配置依旧,轩逸它还是在走那条省油、耐用、价格稳的路线。这么一说,我觉得它就像一只坚韧的乌龟,外表虽小巧,但能耐得住风吹日晒。你会不会觉得,这也是一种稳扎稳打的风采?
总归,这辆新轩逸让我觉得亮点在外表,但我心里还是存着个疑问:它的年轻化真能打动心里那颗火热的细胞?或者说,真正的动力,还是得等到未来能混合新能源车之后,才会更有劲。毕竟,涨了一点,新能源补贴退了一点,未来的节奏到底会变得多快,其实我也猜不透。
你觉得呢?还能找到一个触摸得到的细节,让我对它更有感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