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圈又起波澜!

广州公交圈又起波澜!

新穗巴士这回是真“瘦身”了,一口气转让四条线路的运营权,810、811被广州巴士收入囊中,807、812则归了一汽巴士。

这不禁让人嘀咕,这新穗巴士到底咋了?

一年之内,两次“割肉”,这频率,啧啧…是到期了?

还是撑不住了?

明面上看,公交线路转让背后,是运营企业的困境,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寒冬”。

想当年,公交车那是咱老百姓出行的“顶梁柱”,现在呢?

地铁呼啸而来,共享单车满街跑,还有那灵活方便的“电鸡”(电动车),公交车的地位,那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说白了,公交车现在真不算啥“香饽饽”了。

线路长、班次间隔大、速度慢,年轻人等不起,赶时间的上班族更是不考虑。

当然,对一些老年人或者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人来说,公交车还是有它的价值的,毕竟覆盖面广,价格也相对实惠。

这四条线路,无论谁接手,都绝对是块“烫手山芋”。

线路优化、车辆投入,样样都是钱,样样都考验运营者的智慧。

你不接?

那谁来保障市民的出行?

社会责任摆在那里,总得有人扛。

广州公交圈又起波澜!-有驾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坐2路公交车,从芳村到北京路,那可是要晃悠一个多小时。

沿途的风景,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成了童年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现在呢?

2路车还在,可坐的人却少了很多。

时代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了。

当然,公交车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比如,可以尝试定制公交,根据乘客的需求灵活调整线路和班次;或者,可以和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公交+单车”的出行方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总之,要积极拥抱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说到这,突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说是有个地方为了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推出了“免费乘车日”活动,结果当天公交车爆满,人挤人,体验感极差。

这说明啥?

说明人们还是有乘坐公交车的需求,关键是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大家觉得坐公交车是方便、舒适、快捷的。

只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公交公司再努力,恐怕也难以回到当年的辉煌了。

毕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只是,在追求效率和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依赖公交车出行的人群,确保他们的出行权益得到保障。

新穗巴士这次转让线路,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公交企业面临同样的困境。

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又该如何行动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