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网约车黄金周低价,司机直呼亏本,乘客体验也不如意

听说最近在沈阳坐网约车,价格低得让人怀疑世界崩塌了。国庆黄金周,城市里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期待着用三倍工资在堵车的长河里冲浪,但你坐上车,发现距离六公里,价格只有4块8。对,四块八,比你在小区门口买一碗玉米面还便宜,甚至还包了司机师傅的梦碎一地。

据说节假日工资要三倍,当然,这现金雨是专门下给办公室里的朋友们,司机师傅表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只能亏本接单维持生活”。时至今日,连公交车都羞于和网约车一较高下,出租车听完这价,脸都绿了。这几个司机在微信群里算了半天账,最后得出结论:“我开车是为了亏钱,还是洗心革面去当志愿者吧,在精神层面收获财富。”

如果说出租车师傅和公交司机都在角落里互相安慰,网约车司机就更惨了。你以为靠着国庆黄金周可以发家致富,实际却是亏本甩卖,平台算法一挥手,“今天,你就是社区乐于助人的老王!”两条腿跑了六公里,四块八刚够加一升油,一路上还得奉送“您好,请系好安全带”“您看天气真好”以及一肚子委屈要自己消化。什么节日加班福利?可以参考四川盆地的海风,听说要过亿年才能吹到东北老家。

有人问,这价格到底怎么来的?平台算法就是个无限接近物理学未解之谜。你以为只有黑洞才能吞没一切,但网约车平台被利益驱动后,把司机的利润比黑洞还吸得干净。平台不是不知道亏本,平台只是觉得“亏本的是你们司机,我只是收个服务费。”平台的算盘也很简单:乘客越开心越便宜,司机越困惑越听话,不听话就更便宜,你看这逻辑精彩吧,比高铁晚点还让人抓狂。

看似乘客得了便宜,其实也没好到哪去。六公里的路,司机师傅嘴里念叨着“真便宜”,心里想着“你快下车吧,我还想回家翻冰箱吃剩饭”。乘客也不能真安心,订单价格低到离谱,“会不会是我穿拖鞋,平台以为我是走路来的?”要么就是怕司机一路上用愤怒的眼神灼伤后脑勺。大家都不开心,平台大功告成,满城都是不合时宜的笑容。

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商战,但仔细一想,更像是在搞团建。司机、乘客、平台三方博弈,最终赢家是售楼部的二奶奶,不管发生什么,她都能抢到国庆特价小户型,其他人只能在路口等网约车,边等边默默祈祷“不要又是4块8”。司机师傅开着亏本的车,盘算下个月还能不能吃肉,乘客则面对出行的困扰,纠结着要不要下次尝试拼车,说不定能遇上结缘的老司机或者无缘的前世今生。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场低价订单的戏码不是头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就是你在凌晨三点,还能刷到一块九包送的“公益订单”,平台会温柔提醒你“多跑多赚”,实际上是“多亏多爽”。司机师傅们摸着方向盘,仿佛摸着命运的嗓子眼,想唱一首动情的歌:“人生苦短,亏本必须趁现在。”也许世界尽头是理想和自由,但中国网约车的尽头是四块八的订单和一脸难以言喻的迷茫。

每逢节假日,平台总爱玩文字游戏。你以为节日价格会涨,司机师傅以为自己能多赚一点,结果两个愿望都被算法吊打——平台说“黄金周福利大放送”,实际是“司机师傅,今天你就是为了给乘客送温暖而生的天使”。有什么加班工资?你以为你在办公室么?人家才不和你谈劳动力,司机师傅就是“只谈情不谈价”,你家亲戚都说“这年头打工不赚钱”,司机眼泪在方向盘上打转,心态比国庆高速更堵。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古代,可能已经出现了“暴走司机起义”,可惜现在大家都比较讲文明,不会跳广场舞对着平台呐喊,只会在朋友圈发一张油表见底的照片,配文:“感谢平台,油表人生。”公交车师傅见了之后,可能还会点个赞,毕竟自己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大家都去坐网约车了,谁还计较票价,只要不掉到负数,都是好生意。

沈阳网约车黄金周低价,司机直呼亏本,乘客体验也不如意-有驾

仔细一看,乘客和司机变成了新的“命运共同体”,你亏我也亏,大家一起在账单上做着痛苦的加法,好像同在一棵树上吊着。司机师傅在低价订单里翻来覆去,乘客在愁眉苦脸里寻找存在感,平台则在欢快收割里越走越远。你要说这是一种商业文明,估计连商业都要回炉重造。每当司机师傅被平台定价戏耍时,连路边的流浪猫都察觉到大事不妙:“你们人类,连开车都能亏钱,这星球能待么?”

很多人喜欢将这事儿归结为“市场调节”,说什么“价格低了乘客有福、司机不想干可以不干”。但这种论调是典型的“领导视角”,好像大家都自愿亏钱,而不是被算法推着跳悬崖。毕竟平台不怕你不干,随时准备用“补贴新人司机”的法宝,反正亏的只是你们,不是我。每年的黄金周都是一次新的“社会实验”,实验主题就是“谁先饿晕,谁先下线”,司机心态如股市一样,跌跌不休,一晚上接单下来,发现亏的是工作,赚的是人生阅历。

至于乘客,也没好到哪去。虽然花了低价,可体验却越来越像坐碰碰车,时不时遇上师傅消极怠工,车厢里空气都能闻到失落的味道。这一路上,可能都是一脸冷淡的服务。“您别跟我唠嗑,我怕笑出来显得更惨。”乘客下车后就要和朋友自夸:“你看我多会省钱,六公里只花四块八。”朋友点点头:“你省钱的同时,也让别人省了动力。”这场社会大剧就这样在你我身边悄然上演,毫无节制。

其实,网约车的低价风暴远不止在节假日上演,在每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背后,实际上是“为平台增值”的现实。司机师傅的生活越来越像一台磨豆机,乘客则在平台的算法小数点后徘徊,大家都在为一个“谁都不幸福”的结果努力着。那种“都好”的假象不过是平台在空中画出的音符,实际就像是写在天边的阳光,你只能看到,不能摸到。

沈阳网约车黄金周低价,司机直呼亏本,乘客体验也不如意-有驾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低价订单迟早会引起反弹,但平台们总把问题施加在司机和乘客身上,你亏还是继续亏,看你运气。而司机师傅们也开始学会自嘲,遇到运费4块8的订单就当是在做慈善,“黄金周嘛,为人民服务能积德,说不定最后平台发个锦旗——最佳精神司机。”至于医保、养老、加班费,这些词都已经被平台删掉,剩下的只有套路和算法。司机每天都在和这个“拼命三郎”平台抢时间,最后发现亏的是自己,幸好还能拿着车票做个纪念。

沈阳网约车黄金周低价,司机直呼亏本,乘客体验也不如意-有驾

等到大家都习惯了低价,只能心甘情愿在黄金周的风中吹着难得的无力感。有网友说:“要是有一天网约车能把油价也压到四块八就好了。”可惜,这个想法又太理想了——要不平台干脆直接送车,反正亏本也亏得彻底,司机师傅可以顺便当个快递,乘客可以顺便当个推销员。大家都在算法的世界里跳舞,跳到腿抽筋了还觉得自己是舞王,其实只是给平台多赚了几毛。

最后,沈阳的黄金周,也不过是“全员亏本”的缩影。司机继续开车,乘客继续省钱,平台算法一笑,大家就都来了一场免费的团建。真要说有获利的,那就是平台后勤的小哥,统计数据的时候笑了:“今年黄金周,司机师傅亏了还挺开心。”我们在黑色幽默里吃了一肚子苦瓜,最后只能用自嘲收场——下次坐网约车,记得问问司机师傅有没有免费的瓜子,不然坐完还得帮平台数亏的钱。人生就是这样,开心了是运气,亏本了是常态,这年头四块八都能洗刷三观,你说荒不荒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