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咱今日得好好聊聊智界这事儿。
华为与奇瑞这对“跨界CP”,最近又有新动作,这次不是发布新车,也不是调整价格,而是围绕着那个听起来颇具未来感的“4D毫米波雷达”,玩起了“付费选配”的新招数。
这其中的门道,咱们得细细品味。
首先,这方案并非普惠大众,而是精准地投向了部分2024款及2025款的智界R7和S7车主。
预约期限从9月1日绵延至12月31日,这给了大家充足的考虑时间。
至于那关键的“价格”,官方至今守口如瓶,这未免让人心生好奇。
毕竟,这4D毫米波雷达,绝非简单的雷达升级,它赋予了车辆“感知高度”与“预测速度”的能力,更进一步,还能区分静止与移动的目标,甚至辨别是行人还是车辆。
这般“慧眼”,对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设想一下,在繁华都市的车流中,行人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前车也可能骤然减速。
这时,4D毫米波雷达便能提供更精准的预警,甚至洞悉障碍物的运动轨迹,助爱车做出更为“睿智”的反应。
这仿佛为座驾装备了一双“洞察秋毫”的明眸,能穿透迷雾,预知未来。
对于那些热衷于探索L2、L3级自动驾驶边界的车主,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更令人玩味的是,即将于8月25日上市的新款智界R7与S7,已将这4D毫米波雷达“标配”入列。
更何况,还辅以192线激光雷达、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以及那醒目的“小蓝灯”——辅助驾驶提示灯。
这般配置堆叠,称之为“卷王”绝不为过。
而新增的“智感停车”、“脚踢感应电动尾门”、“表车协同”、“无麦K歌”等功能,也颇具新意,让驾驶过程不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升华为一种生活品味的体现。
由此,一个问题便浮出水面:为何老款车主尚需额外付费方能享有此项“恩赐”?
这是否略显“薄待”?
诚然,科技的进步总有先后,但对于已然购车的用户,目睹新款车型直接配备了此等“黑科技”,内心的波澜难以平息。
这正如“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古训,在汽车更新迭代的速度面前,显得尤为现实。
此举,亦折射出汽车行业“软硬兼修”的深层趋势。
硬件是基石,软件则是灵魂。
华为在此领域拥有天然优势,通过OTA升级不断解锁新功能,已然成为常态。
此番4D毫米波雷达的付费选配,或可视为一种市场试探,旨在衡量用户对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接受程度与付费意愿。
我们亦需客观审视,4D毫米波雷达的成本绝非小数。
尽管官方价格尚未公布,但参照行业行情,这无疑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因此,对于部分车主而言,若日常驾驶场景对该功能需求不甚迫切,或预算受限,选择放弃亦属情理之中。
毕竟,汽车作为一项重大消费,每个人的需求与考量都有所不同。
然而,此事也引发了我们对汽车“可进化性”的思考。
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的“黑科技”,终将成为未来的标配。
智界此次的尝试,或许正是在为这一趋势铺路,探索用户对车辆“持续升级”的期待。
不妨回溯过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科技固然重要,但最终能否赢得市场,还在于能否打动人心。
智界R7与S7,本身的产品力不容小觑。
R7,作为中大型SUV,其市场表现虽不至惊艳,亦有稳健之处。
7月份的3950辆销量,证明了其拥趸的存在。
而S7,纯电中大型轿车,730辆的月销量,虽显“小巧”,但其作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开山之作,承载的意义非凡。
此次引入4D毫米波雷达的付费选配,并结合新款车型的配置升级,无疑是为这两款车型注入新的活力,旨在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R7,其价格区间(24.98万-33.98万元)与同级竞品相比,尚存优势。
若能借此“微调”,吸引更多注重智能驾驶体验的消费者,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智界R7,秉持“One-Box”设计理念,配备53.4千瓦时电池,CLTC纯电续航最高可达802公里,增程版亦提供251-36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动力表现亦不俗。
至于S7,则搭载华为途灵平台,800伏高压碳化硅动力平台,CLTC纯电续航最高可达855公里。
这些,皆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亮点,是其赢得市场的有力武器。
“值”与“不值”,向来是消费者心中的一把尺。
有人认为,为那份智能驾驶的“锦上添花”而额外付费,未免不划算,毕竟现有的L2级辅助驾驶已能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
但亦有人坚信,4D毫米波雷达所带来的体验飞跃与安全保障,是任何金钱都难以衡量的。
尤其对于常年奔波于高速公路,或对智能驾驶怀有“虔诚信仰”的车迷而言,此次升级,恰似为爱车注入一剂“生命之泉”。
此次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购车决策时,除了眼前可见的配置,更应放眼未来,预判技术发展的走向。
智能驾驶,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其迭代更新的速度只会愈发迅猛。
智界此次的选配方案,或仅是这场变革的序曲,预示着未来汽车的“可塑性”将日益增强。
“古之善为士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智界此番操作,既是顺应时代潮流,亦是对新商业模式的勇敢探索。
付费选配,说到底乃“两厢情愿”的交易。
于消费者而言,是多了一份选择的自由;于厂商而言,则是对研发投入的一种回报。
然而,我仍对那具体的价格保持着一份好奇。
若价位合理,且能带来切实的体验提升,那么“真香定律”或许将再次应验。
我甚至预感,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4D毫米波雷达终将如当年的倒车影像般,成为车辆的“标配”。
届时,那些选择付费升级的车主,或许会觉得自己是“先行者”,也或许会暗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正如“初唐四杰”的诗句,初时惊艳,却终被盛唐气象所淹没。
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同样如此,只会愈发奔腾向前。
智界此次的4D毫米波雷达选配,或许只是这场浪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对整个行业而言,却可能是一次富有启发的创新尝试。
那么,各位车友,你们对此作何感想?
你们认为,这4D毫米波雷达是否值得您掏腰包?
又或者,您更期待智界未来能通过OTA升级,解锁哪些令人惊喜的“黑科技”?
此事,您若不在意,似乎说不过去;您若在意,又觉“钱非万能”。
这其中的分寸,还得各位自行斟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归根结底,汽车消费,买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由内而外的感受。
至于这4D毫米波雷达,能否为您带来“惊艳时光”的驾驶体验,能否让您由衷地觉得“物有所值”,这还需您亲身去感受,去印证。
不过,8月25日新款上市,大家不妨前往门店,亲手触摸,亲自试驾,切身体验这“4D”的魅力所在。
这智能化的大潮,已然势不可挡。
我们作为消费者,既要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性,也要敞开怀抱拥抱变革。
毕竟,未来的汽车,必将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懂得您的心。
智界此次的4D毫米波雷达选配,或许正是其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而对整个行业而言,则可能是一次颇具价值的创新探索。
此事,您以为如何?不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让我们共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