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大家在买车的时候,选择真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新能源车,一下子火了起来。
很多人都想试试纯电车那种安静又提速快的感觉,可心里总有个疙瘩,那就是续航焦虑。
万一开到半路没电了,或者节假日堵在高速上,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于是,增程式电动车就应运而生了,它就像是给纯电车背上了一个“充电宝”,用一个小编组的发动机来发电,让你既能用电,也不怕没电,听起来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但实际上,很多早期用过增程式车的朋友,心里多少都有些说不出的苦。
比如电池电量足的时候,车子开起来生龙活虎,跟纯电车没两样;可一旦电量用到比较低,也就是所谓的“馈电”状态,发动机开始工作,不仅噪音和抖动来了,更关键的是,感觉整个车都变得有气无力,踩下油门反应慢半拍,想超个车都得犹豫一下。
再加上充电速度不快、电池衰减等问题,总让人觉得这增程式技术还不太成熟,像是个过渡产品。
不过,最近汽车圈里传出的一些关于极狐全新阿尔法T5增程版的消息,似乎预示着这种情况可能要迎来一个大的改变了。
咱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增程式汽车在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动力到底行不行。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增程式车主体验好坏的分水岭。
过去很多车型,在馈电状态下,发动机既要发电供给电动机,又要应付车辆的各种动力需求,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就好比一个人,一边要跑步,一边还要给自己输血,那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这种动力上的巨大落差,让很多车主感到不适应,甚至觉得不安全。
极狐这次推出的阿尔法T5增程版,核心目标就是要攻克这个难关。
它搭载了一套北汽自己研发的神擎增程技术,这套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它能保证车辆在满电和馈电两种状态下,动力表现几乎没有差别。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台车在馈电状态下,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时速,只需要7.6秒。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做个比较。
市面上很多同级别的家用燃油SUV,百公里加速可能也就在八九秒左右,甚至更慢。
而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还能跑出7.6秒的成绩,这已经超过了不少竞争对手在满电状态下的水平。
这意味着,无论你的电池还剩多少电,只要你需要提速超车,它就能立刻给你充足的动力响应,让你在任何路况下都充满信心,彻底告别了那种“电量一低心就慌”的尴尬处境。
解决了动力一致性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补能的便利性了。
增程式汽车虽然能加油,但很多人买它,还是希望在日常通勤中能多用电,毕竟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而且纯电行驶的体验也更好。
这就对电池本身和充电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电池续航短,充电又慢,那用起来就会很麻烦。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它全系都用了宁德时代研发的骁遥电池。
这款电池有几个很突出的优点,一个是衰减慢,也就是说用了很多年以后,电池的健康度依然很高,续航不会打太多折扣,这对车辆的保值率和长期使用成本来说非常重要。
另一个更关键的,就是充电速度极快。
官方信息说,把电量从30%充到80%,最快只需要15分钟。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15分钟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在长途开车累了,到高速服务区休息一下,上个洗手间,买瓶水或者一杯咖啡的时间,车辆的电量就已经补充了大半,又能支持你继续跑上很长一段距离。
这种快速补能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车辆在长途旅行中的便利性,让充电不再是一个需要漫长等待的负担,而是旅途中一个轻松的间歇,让整个出行节奏变得更加从容和自由。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驾驶的舒适性和品质感。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电动车,就是因为它启动和行驶时特别安静、平顺,没有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
而增程式汽车因为有发动机的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动机启动和运行时的噪音与振动,就成了衡量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如果增程器一启动,车里就嗡嗡作响,方向盘和座椅还传来明显的抖动,那纯电模式带来的那份高级感就会荡然无存。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为了营造出接近纯电车的静谧体验,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
比如,它有一个叫做“增程启停无感技术”的东西,通过精密的控制,让增程器在启动和熄火的瞬间,产生的振动大幅降低,官方数据显示启动振动降低了33%,熄火振动降低了25%。
同时,它还应用了主动抑制技术,能够主动抵消增程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波,让车身的振动幅度改善了34%。
这些技术综合起来的效果就是,在绝大多数行驶场景下,驾驶员和乘客几乎感觉不到增程器的介入。
它就像一个安静的“幕后工作者”,在需要的时候默默地开始发电,又在任务完成后悄无声息地停止,整个过程非常平顺自然,不会对车内的静谧氛围造成任何打扰。
这样一来,即便是长途驾驶,乘客也能在车里享受到一个像纯电车一样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综合来看,极狐全新阿尔法T5增程版并不是简单地在纯电车的基础上加一个发动机,而是从动力系统、电池技术、驾乘舒适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技术整合和优化。
它瞄准了过去增程式汽车普遍存在的动力衰减、补能慢、体验差这几个核心痛点,并逐一给出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这种做法显示出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研发上已经越来越成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开始真正从用户的实际体验出发,去打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这款车在未来上市时,能够在品质和价格上都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那么它很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增程SUV市场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