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P 直面九大关键争议
它来了
它带着全系四驱和激光雷达来了
限时售价 16.38万 起
这是领克给出的答案
也是混动市场的一枚深水炸弹
01 智驾双版本H5与H7,究竟怎么选?
这不是简单的配置差异
这是算力与功能的根本区隔
H7 算力高达 500-700Tops
基于端到端模型
扩展性更强
交付即支持高速NOA
城市NOA基础功能
年底OTA推送“满血版”
H5 算力介于H3与H7之间
约 200-300Tops
同样支持城市NOA基础功能
但车位到车位领航?
暂无同步计划
领克明确表态:不急于推送
不希望用户做小白鼠
稳定优先
02 千里浩瀚对比鸿蒙,差距有多大?
日常通勤
差异不大
极端天气下
激光雷达方案优势尽显
纯视觉路线就像人眼
会受限
激光雷达则像手电筒
大幅提升识别可靠性
暗夜
雨雾
逆光
这些低可见度环境
激光雷达显示出明显优势
安全冗余
是根本区别
03 会推出纯视觉方案吗?
技术储备有
但当前以激光雷达为主流
核心是安全考量不同
领克追求的是“不撞”
而非仅仅“撞了没事”
暴雨中纯视觉可能退出
带激光雷达的方案则不会
它的适应上限更高
04 智能座舱,集团整合后还有个性吗?
会
底层统一OS架构
上层UI/UE融入品牌特色
不同芯片算力
功能层面做区分
但核心体验保持一致
开放的手车互联生态
支持CarPlay、Carlink、HUAWEI HiCar、Flyme Link
堪称最开放
05 谁是目标用户?
年轻家庭
原燃油车用户
他们想要新能源的智能和驾驶感受
却又不想完全告别熟悉的操控感
“既要又要”的理性群体
相比Z10用户
EM-P用户稍成熟
偏保守
Z10主打性能
EM-P偏向家用
形成互补
06 销量比例透露了什么偏好?
Ultra版 85% 是240长续航版
运动版占 40% 多
数据背后
消费者对续航和配置的偏好一目了然
续航焦虑
真实存在
07 X86架构老车型,未来如何?
官方承诺持续更新
FlymeAuto2将尽快上线
CarPlay支持进度
取决于合作方认证
有时是对方认不认证我们
08 自研芯片?未来布局?
自研有助于技术可控和快速响应
车企最有潜力成为伟大的科技公司
领克已在自研芯片方面有所布局
明年或能看到产品发布
未来竞争
将更多体现在服务与体验上
09 安全与操控,还是领克的基石吗?
永远是
电池大小与安全性无关
标准始终一致
神盾金砖电池经历带电浸水、高温充放电、连续刮底、外部火烧等测试
未起火爆炸
领克以前追求“撞了没事”
现在追求“不撞”
AEB系统支持 130km/h 超高速刹停
G-AES障碍物紧急避让辅助能识别小至 40cm×60cm 的障碍物
边刹边绕
· 写在最后 ·
领克10 EM-P
不是完美无缺的车
后备箱空间小
车机菜单层级深
快充仅80kW
底盘滤震偏硬朗
但它精准切入了一个细分市场
用全系四驱和激光雷达
重新定义20万级混动价值
它告诉你
四驱不必是豪华专属
安全永不迟到
它适合那些
在家庭责任与自我驾驶乐趣间寻找平衡点的人
这或许就是它的最大成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