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首日,上汽集团的一场发布会成了车圈“顶流”。
作为集团“一号工程”的智己汽车,以全新战略高调亮相,而上汽总裁贾健的发言更是直接回应了外界对智己与华为合作品牌“尚界”定位的争议:“智己是高端智能化的标杆,尚界则是年轻市场的破局者。
”这番表态,终于让持续两个月的猜测尘埃落定。
时间倒回两个月前——2月21日,上汽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宣布以“智选车模式”推出全新品牌“尚界”,主攻17万 - 25万元的中端市场。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毕竟,2021年上汽董事长陈虹的“灵魂论”(不与华为合作自动驾驶,避免沦为“躯体”)言犹在耳,如今却转身拥抱华为,甚至将飞凡汽车搁置的RC7项目重启,换上华为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智驾系统。
更戏剧性的是,在上海车展上,智己L6以“固态电池 + 城市NOA”的高配技术亮相,而尚界首款车型则被曝沿用飞凡设计、搭载华为技术,并计划四季度上市。
一边是高举高打的智己,一边是“换芯”重生的尚界,上汽这盘棋到底在下什么?
当贾健在台上强调“智己代表上汽未来”时,台下人看到的数据却显示:2024年上汽销量同比下滑20%,仅401.3万辆,而华为赋能的问界却狂卖38.6万辆。
传统车企面临着明显焦虑——智能化浪潮下,如果谁慢一步,就可能出局。
因此,上汽选择与华为合作,不再是简单地 “打脸”,而是一种求生之道。
正如网友调侃:“以前谈灵魂,现在先得活下来。
”这可能就是中国车市最精明“双品牌”的策略。
智己L6搭载固态电池和激光雷达,对准30万+市场,与特斯拉Model S竞争;而尚界通过使用华为技术复活飞凡RC7,将价格压至17万,从而直面比亚迪宋PLUS。
这一方面树立了品牌高度,同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销量基数——显然,上汽从问界M8爆火(预售15万辆)中吸取了教训:借助于华为提供流量和渠道才是真正打开市场之钥匙。
随着鸿蒙智行集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个领域”, 华为野心已无法掩盖。
问界M8对标理想车型, 尊际S800剑指迈巴赫,而尚境则卡位中端市场。
而反观比亚迪,则依靠"油电同价"称王,但在高级智能驾驶方面稍有滞后。
最终,上汽与华为之间本质是在各取所需:一方希望扩大生态圈,一方渴望借力翻身。
在这个联姻里没有输家,只剩那些仍旧单打独斗的小型企业。
从陈虹提出 “灵魂论”到贾健倡导 “拥抱论”, 上汽正在经历一种转变,这揭示了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的残酷真相——在智能电动车赛道,没有永远敌人,仅有永恒利益。
智慧与创新交织出的双雄之战,是对中国汽车工业迭代的重要缩影。
当我们见证着由Huawei引领的新纪元降临,无疑这里不再讲究资历排名,更加注重创新速度。
那么,你怎么看?
支持上汽务实转型还是担心其成为 Huawei 的 "打工人”?
欢迎评论区讨论!
(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朋友加入我们的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