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

现在国产车企的竞争已经不再只靠国内市场,甚至“销量冠军”这个词,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车企们正在经历一个大家都不太熟悉的阶段——拼命“出海”往国外卖车。这事儿听上去挺风光,但里面的故事吧,还真有不少讲头。

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有驾

先聊聊上汽。上个月,上汽卖了四十五万辆车,比亚迪多了一万辆,连续第二个月拿到销量第一。这成绩咋样?甭提了,之前大家都觉得新能源车的市场基本上是比亚迪说了算,现在突然有点苗头变了。你瞧,上汽的名爵(MG)这个品牌在国外卖得不错,尤其是欧洲市场,成绩不赖。不过吧,好日子才过了几天,欧盟突然扔出来一道关税“加码令”,直接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税,这一下可给上汽的纯电动车泼了冷水。十月份,上汽在海外的销量就下降了将近百分之七。鲜花和掌声背后,是关税的狙击。欧洲市场不好做了,那接下来怎么办?这东西可真不好说。

再看看比亚迪。这个月也卖得不赖,四十四万多辆车,尽管比去年少了百分之十二,但在国外市场的表现是真亮眼——增长了一百七十个点,直接甩了八万多辆出去。这个幅度,咋说呢,确实说明比亚迪有点东西,但你细琢磨,它能在海外飙得这么猛,还不是因为国内市场太卷了,就逼着它转向外面“找出口”。

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有驾

比亚迪的“王朝”和“海洋系列”依然是销售主力,但高端品牌比如仰望和腾势目前还没绷住那股劲儿,还处在起步阶段。讲实话,高端品牌的竞争力,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倒是它的刀片电池挺有说服力,不过市场上现在对新能源车的看法也有分歧,有人觉得增程式电动车更实用,有人又认为纯电动才是未来,整个行业好像也在等十一月份的渗透率数据,看看到底哪种路线更受欢迎。

说个插曲,吉利今年势头挺猛,尤其是它的“银河系列”,新能源车卖了这么多,已经占到全部销量的一半以上。它靠的是不只没走价格战这条伤筋动骨的路,还在技术上做了不少功课,能让消费者觉得花钱值,这事儿可不容易。奇瑞在国外卖得还算稳,十二万多辆里面有将近一半是出口成绩。它的新车风云T11和A9L表现不错,跟华为合作的智界也开始有点起色。长安、广汽这些车企的日子也没那么轻松,长城稍微好点,在俄罗斯和澳洲市场算是跑出了成绩,但转向东南亚和中东的时候,挑战就大了。尤其是美国市场那一关,可谓是“门之锁”。

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有驾

到这儿,你可能会问,国产车出海难在哪儿?其实吧,这里面的坑远不止关税那么简单,像建厂的问题,就挺难缠。比亚迪现在主要靠出口,没推进海外建厂计划,看起来风险小,但长远来看可能也会被掣肘。如果短时间内政策变化或者地缘因素不利,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随时可能出现问题。

值得聊聊国内这边的补贴问题。十月份销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马上要到期了,消费者赶着“末班车”买车,能用补贴再省点。在这种背景下,车企们拼命冲销量,但这能撑多久?恐怕过了十一月份,政策效应一结束,车市的热度可能就不那么得劲了。

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有驾

现在回过头是不是感觉今年的国产车企有点兵荒马乱?海外市场是绕不开的出路,国内生存空间就那么点,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往外跑。但这条路吧,真不是一块平地。从关税到本地化,再到市场认可度,甚至能不能站住脚,这些问题都像是一道道关卡。至于怎么破,谁也不敢给出标准答案。

不过有一点很明白,不管是上汽还是比亚迪,他们都在试图“找到自己的节奏”,毕竟现在的市场早就不再只看你卖多少辆车,怎么活得更久,怎么让自己的模式更扎实,这些问题是车企们真正得考虑的。你说呢?

国产车能否在海外突围?销量冠军早已不重要,关税与建厂才是真正难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