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前的新能源汽车出路
在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量产之前,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
有人觉得现在的纯电动车已经挺成熟了,但问题在于,目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有个硬伤——低温下续航掉得特别快,冬天开起来焦虑感满满。再加上电池本身比较重,整辆车动不动就两到三吨,充电时间又长,真要作为家庭唯一用车,还是有点不够用。
也有人觉得混动车才是出路,特别是多档DHT混动,听起来好像更先进。但现实是,这种系统不仅成本高、故障率也更高,还占空间。结果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搭载多档DHT的车主能突破300公里的纯电续航,连200公里都很少见。
大电池增程优势
其实现在这个阶段,在固态电池技术还没突破之前,增程式电动车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它既能纯电行驶,享受纯电车的低使用成本,又不用担心充电不方便,像燃油车一样随时能加油补能。不过,这还不是增程式技术的最终形态,真正的好方案应该是“大电池增程”。
那什么是“大电池增程”呢?简单来说,就是增程式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要足够长,比如超过300公里,甚至达到400公里以上的,这才算是真正的“大电池增程”。这样的车,既保留了增程的优势,又在纯电续航上有了更大的保障,可以说是新能源车的一个更优解。
大电池增程车型来袭
现在市面上能算得上是“大电池增程”的车型,其实选择还不算多,像尊界S800、昊铂HL、享界S9、智界R7这些,看起来好像也就这几个。不过啊,接下来真的有一波大电池增程的车要来了。
比如智己的LS6,下半年就要推出大电池增程版本了;还有智己LS9,也准备搞这个。小鹏那边也有增程SUV,纯电续航能达到430公里。小米也快出增程式SUV了,听说是准备在这一块儿发力。另外,深蓝S09已经申报了一个大电池版本,估计也快了。
所以说,虽然现在选择不多,但接下来真的会热闹起来,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
纯电车续航为何超300公里
为啥纯电车的续航要超过300公里呢?其实按咱们普通家庭每天上下班通勤40公里来算,300公里的续航就算打个折,也能撑上5天不充电,完全够用。就算没有家用充电桩,周末去外面充个电也挺方便的。要是有家充的话就更省事了。
跑长途的时候,如果时间来得及就充电,来不及就加油,完全不用担心。市区里用电,每公里才几毛钱,成本低得不得了;长途用油的话,油耗也比传统燃油车低很多。这样一来,跨省出行说走就走,根本不用愁。
现在的纯电车能做到这一点,燃油车可做不到,燃油车要么是只能加油,要么就是续航不够,没法这么灵活。所以现在的纯电车既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又有了纯电车那种安静、平顺的驾驶体验,真的是挺香的。
增程式汽车的转变之路
以前增程式汽车可没少被业内人士批评,但现在经过市场检验,它走了一条从被质疑、到慢慢被人理解,再到如今被热捧的路线。现在车企和电池企业对增程式车的看法不仅在改变,而且认识也更深入了。很多之前喷增程式的人,其实只是被那些看起来很炫的参数吸引,却忘了车子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为人服务的工具。
增程式汽车销量激增
从2023年开始,咱们国家增程式汽车卖了64.2万辆,比前一年猛增了181%,一下子多了41.4万辆。到了2024年,销量更是冲到了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你看啊,那些在网上吵来吵去的键盘侠还在争论哪种路线好,但真正买了车的车主早就用钱表态了。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电池增程式车型出现,这种车的价值,以后肯定会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