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严抓考勤:大多数员工需每周来办公室坐班4天

福特严抓考勤:大多数员工需每周来办公室坐班4天-有驾

近期,福特汽车公司出台新举措,要求旗下大部分受薪员工每周需到办公室工作四天,旨在提升公司整体绩效


失业君小编 |
Ammy Singh | 公共图库图

福特严抓考勤:大多数员工需每周来办公室坐班4天-有驾

9月1日,全球范围内数万名福特受薪员工走进办公室,开始执行这一新规定。他们的脚步声,仿佛是传统汽车巨头在电动化转型浪潮中艰难转身的回响。这一行政命令的背后,透露出拥有百年历史的福特汽车在行业巨变下的焦虑与对突破困境的渴望——推动福特向“高增长、高利润率、低周期性且更具活力”的企业转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早在6月25日,福特就悄然下发了相关通知。彼时,它已敏锐察觉到美国企业界正掀起一股“返岗潮”:

摩根大通、亚马逊等行业巨头率先行动,强制要求实行混合办公模式的员工每周五天都到岗上班;

随后,星巴克于7月15日宣布,其北美支持中心的员工需每周在办公室工作四天,还要求管理层在12个月内迁居至总部所在地;

通用汽车在2022年曾尝试推行“每周三天到岗”政策,却因遭到员工强烈反对而无奈撤回,这一事件成为福特决策时引以为戒的反面案例。

这股“返岗潮”揭示了后疫情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难题——全球企业正面临办公模式的选择困境,工作灵活性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正在被重新考量。

福特严抓考勤:大多数员工需每周来办公室坐班4天-有驾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福特此次推行的新政策,其背后的深层动机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剖析:

战略转型的推动:在特斯拉凭借扁平化架构实现产品快速迭代的同时,福特正积极寻求打破传统车企的官僚层级束缚。福特发言人强调,面对面协作将“加速公司转型”,实际上是通过增加物理接触来缩短决策流程。

绩效体系的完善:今年2月,福特已经削减了中层管理人员的股票奖金;此次配合新的考勤政策,形成了“物质激励+空间管控”的双重管理压力。这一体系与福特所倡导的SMART目标管理理念相契合,旨在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来推动效率的提升。

人才策略的权衡:底特律的车企们一方面从硅谷挖角那些习惯灵活办公的高管,另一方面却对普通员工实施严格的考勤制度。这种看似矛盾的策略,实际上揭示了车企们的两难处境:既渴望汲取科技企业的创新基因,又难以割舍工业时代的管控模式。

在考勤新政发布之际,福特正面临着转型的阵痛:在欧洲市场,其电动车型Explorer与Capri销售表现不佳,科隆工厂不得不采取“上一周休一周”的减产措施,员工数量相较于2018年已缩减35%。2025年前三季度,福特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滑17.9%,市场份额萎缩至3.3%,被分析师形容为“在欧洲市场受损最严重的传统车企”。尽管北美市场的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福特股价年内仅微涨6%,远低于科技巨头的表现。

在此背景下,福特推行的“四天坐班制”本质上是一场组织实验,旨在通过增强文化凝聚力来激发创新效能。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去年也对其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改进或离职”的末位淘汰机制,这与福特的考勤政策形成了“软硬兼施”的管理对照。

福特严抓考勤:大多数员工需每周来办公室坐班4天-有驾

福特新考勤政策出台后,迅速引发了广泛质疑:星巴克为离职员工提供现金补偿以缓解政策冲击时,福特却未出台类似过渡措施。员工长期远程办公形成的习惯,能否仅凭一纸行政命令就迅速改变?

高管执行标准也存在巨大疑问!星巴克CEO尼科尔被曝出使用私人飞机通勤,却要求员工返岗上班,这一行为引发争议。类似地,福特高管是否会与普通员工遵循相同的考勤标准,目前尚不明朗。

另外,在制造业中,生产线效率可通过产品数量等直观指标进行衡量,但研发、设计等知识型岗位的协作效果该如何量化?若员工虽身处办公室,却心不在焉、效率低下,那么新政策的目标恐将难以实现。

星巴克CEO尼科尔一边宣称“物理在场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一边却乘坐私人飞机通勤;福特流水线工人因电动车销售不畅而被迫轮休,而白领员工则被要求每周四天到岗办公——这些场景共同描绘了后疫情时代企业管理的荒诞画面。物理空间的聚集能否激发创新火花尚待观察,但福特的考勤新政已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在特斯拉等新兴势力的冲击下,这家传统制造巨头正试图通过加强对员工的身体控制来实现文化转型。

这场办公室的“集结令”,将于9月1日迎来首次考验。当员工们走进办公室,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工作位,更是一家百年企业试图跨越工业时代与数字文明鸿沟的探索之旅。而在底特律郊外的工厂里,生产线的运转节奏仍在默默诉说着一个真理——企业转型的真正答案,或许并不在考勤表上,而在于市场那无情的销量数据之中。

网友热议

@夏东在旅途(IP京):
早就该这样了!远程办公三年,项目沟通成本翻倍。制造业搞创新不是写代码,图纸、模型、样车,哪样不需要面对面碰?福特转型慢半拍,协作效率是硬伤,支持新政!

@Sandra2000 (IP浙):
呵呵,‘加速转型’?先把高管们的私人飞机通勤记录晒出来再说!要求员工四天坐班,管理层是不是也准时打卡?别又是‘只许州官放火’的老套路。学学人家星巴克,至少给离职补偿金啊!

@跟班栀子哥(IP粤):

讽刺啊!一边学特斯拉挖硅谷人才(人家习惯灵活办公),一边用底特律老思维搞考勤。马斯克让员工睡工厂是卷,福特让员工坐办公室就是‘协作’?转型靠的是产品创新,不是打卡机!

@Jo潇(IP粤):

欧洲销量都崩盘17.9%了,工厂轮休,员工裁了三分之一,还在这折腾白领考勤?病急乱投医!真正的‘高增长高利润’在电动车上,不在会议室里坐满四天。

@杜清鸿1984(IPHK):
理解但不看好。生产线效率看台量,研发效率看专利和量产速度。强制坐班四天,能直接换算成新车上市快几个月?别本末倒置。先把Explorer卖明白吧!

@Levy0203(IP黑):

从流水线计时到白领考勤,百年福特的管理哲学绕了个圈又回来了?只不过当年控制工人手速,现在控制员工屁股。转型的答案在‘销量数字’这句太扎心——坐穿椅子也救不了滞销的车啊!


最后一条,
是吧,自我轮回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