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金九银十”是买车的黄金季节,在这个节点上,湖南不搞虚的,直接抛出全国首个“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行动计划”,还带着12条干货措施,掰开了揉碎了告诉老百姓:我们要让买新能源车变成一件既实惠又省心的事。
别看湖南的新能源车造得溜,全省产量都能排进全国第五,比亚迪、吉利、广汽埃安、三一重卡这些大厂都在这安营扎寨。但说到买车这事,湖南人民下手还不够快,省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去年还只能算二十来名,和老家产业地位根本不匹配。全国的新能源车卖得风生水起,湖南干着急可不行。更尴尬的是,全省14个市州,居然有12个新能源车渗透率连省平均水平都没摸到,这要搁斗地主,妥妥地在“掉线”,急不得还真不行。
湖南这次出手,《行动计划》的目标说得明明白白:2025年底前,全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追到跟全国平均差没6个百分点,到2026年底就争取直接对齐。啥叫渗透率?其实就是卖出去的乘用车里,新能源车占了多少。换句话说,老百姓买单,才算数。
怎么提升渗透率?湖南这回从四个大方向下狠手:消费环境、商用车更新换代、补能设施和支持政策。直接给出了12条措施,看起来不像那种“会议纪要式”的官话套话,很多招都是对着我们普通车主的“靠山砍柴”。比如:
新能源车投保难、费贵,许多保险公司不是不接盘就是坐地起价。湖南现在说,会深化保险方案,让新能源车不再是“保险界的边缘人”;货车、乘用车都能自己选,理赔再也不是“老牛拉破车”。
年轻人想买新能源车吧,攒钱又犯难。现在明确要推什么“低首付、长周期”的专属金融服务,让大家买车时钱包压力没那么大,不用再跟银行斗智斗勇。
买完车,大家头疼的是装充电桩,特麻烦。湖南明确说,今后物业、车企、充电公司、业主,这几家一起“组团”,搞“一站式”装桩,从买到用一条龙省心。这下不用跟“物业大妈”谈判半天了。
除了这些市区“城里人”的烦恼,农村老乡们也有新盼头。湖南说,充电桩要纳进“村村通工程”,以后不仅镇里要有充电站,争取每个村都能装上充电桩。到了过年回老家,再不用掐着电量担心半路“趴窝”了。
还有公共场所停车,不少城市也准备跟上,比如湘潭那边,新能车路边临时停车一个小时不用钱,这省下的钱可不比个头。
当然,更长远点,湖南还没忘了新技术。现在大街上环境友好的大多是电车,可氢能源车也没落下,三一这些制造大户都“磨刀霍霍”地搞起了制氢、加氢的整体方案。高速、干线、港口都要加快建设大功率充(换)电站和加氢站,到时候用啥能源自己选,不再是一根电缆走到底的单调戏码。
说到底,买车对我们来说是笔大支出,谁都想买得值、用得住。新能源车现在的趋势,已经是从“时髦家电”变成了“寻常炊具”。9月份全国新能源车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57.8%,买油车的竟然成了少数派。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提升新能源渗透率?其实这账算起来简单。首先是动力,政府推动,企业加码,行业有新路走。车主也得利,随着基础设施健全,充电方便,保险便宜,车价更灵活,谁还会犹豫半天?
再一层,新能源车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很肥。研发投入增长,电池、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这些领域都得跑起来。湖南这么多主机厂“撸袖子”,关键的配套企业自然也不会掉队。政策和市场一起使劲,这叫“授人以渔”,不是简单扣点补贴那么浅。
最后,对咱大众更直接的好处,就是“省心、省钱”。纯电车用电成本低,养护省事不说,维修也少点毛病。“烧油”那点事以后慢慢成回忆,钱包能省下真金白银。再说环保,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要比燃油车少差不多一半,大气环境好了,日子就更舒服。
现在湖南各个地方也都动起来了。比如醴陵一家物流公司,2024年更新了111辆纯电动货车,运输能耗直接省掉20%,还比行业平均多出一截。湘潭对停车费直接给新能源车开绿灯,城区内临时停车头一小时免单。你觉得这些政策和实际操作不到位?人家一边立规矩一边试水,边走边改,一点没耽误。
从数据上看,湖南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拉到39.14%,还落后全国些许,但八月份这数字冲到了50.25%,和全国的差距已经缩小到6个百分点以内,用句通俗话说,比“追星族”追爱豆还要卖力。
当然,保有量大了,麻烦事也得跟上解决。先是“充电难”问题,别再出现“买得起特斯拉,养不起车位充电”的尴尬,再就是以后道路和电网承载能力,得提前规划,“萝卜快了不洗泥”可不行。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小城镇,怎么让大家用得安心,安全更得有保证。
还有配套政策,譬如车险如何定价公正、理赔顺畅,长效补贴和免除停车费等优惠,千万不能“朝三暮四”,老百姓想要的是真正的便利,不是一阵风的承诺。
现实中,新能源车也不是处处顺风顺水,续航焦虑、二手残值低、恶劣天气下性能波动、维修服务体系跟不上,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得正视,早点琢磨出解决方案。湖南这回提“提升渗透率”,是从消费者钱包和出行便利出发,但最终想要的其实是一条“产业链肥、百姓得实惠、空气变清新”的新路径。
说明白了,不是简单卖多几辆新能源车就完事,而是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舒心,让企业有钱赚、敢投资,还能护住一片青山绿水。这一仗,湖南打得不是什么“贴标签式”的形象工程,而是“掏心窝子”的民生实事、绿色大计。
未来谁占得先机,是政策好、服务全、体验佳的地方。湖南这波走的是一步“快棋”,愿不愿跟进,就看各路玩家敢不敢下场比拼了。
一句话,新能源车赛道,湖南已经摸准了“加速键”。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