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

我在自家门口等公交,突然看见一辆新买的绿牌电车从远处驶来。它的尾灯亮得比旁边的油车还规矩,钩子似的绿牌格外醒目。那车里有人搓搓手,跟我说:新车味挺香的,骑着省心。我没细想过,新能源车的火热是不是台泡沫,但心里还是泛出点疑问。

记得去年年底,我跟修理工小李聊天,他琢磨着:这电池用几年就得换,说出去都挺唏嘘。估算一下,家用车常规电池耐用时间大概5-8年(这概算体感,不算样本多),但要真到寿命末端,换个电池起码得3000块起步(估算,价位可能变动大)。而且,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电池的生产、回收,其实也是个环境负担。可是不是也有人说,用电动车能降低碳排放?嗯,没错,但这数据得看电的水源——如果北方用煤发电,难不成我就省了点碳排放?这样的比喻,让我有点迷糊。

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有驾

你们有没有想过,纯粹用油车跑个十年,能源成本其实也挺直白——假设在每升8块左右,油耗大概8升/百公里,百公里油钱64块,跑1万公里一年,就是640块左右(估算,偏看地市价格),十年就是6400左右。反倒是电车,电费大概每度0.6元,百公里用电大概15度,也就是9块钱。换句话说,电车同样跑一万公里,电费就得900块,油车落在六七千。这还没算维护成本。大概这块成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悬。但,问题来了:电池一换,花费不一定比油车的变速箱保养便宜。

你知道吗?我还在想,增程式电动车到底算不算新能源。像我邻居老李就挺看好增程式,油跑一段、充个电,那挺方便,他说:不非得天天充电,也不用担心续航。我妈说过:就是个折中,能不花钱的就不花,哪天涨到天上去,增程车的优势就大打折扣。这让我觉得,所谓技术创新是不是都变成折中策略了?技术不可避免会考虑成本和市场,硬核纯电,真的能被市场接受吗?我还记得去年特斯拉纯电书写奇迹,但它是唯一吗?其实我怀疑,别的品牌都躲在增程和混动的树荫里,是不是怕失去用户的惯?

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一直没搞懂,为什么政策会出现这波偏向新能源汽车。不就是为了环保、减排?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电车,只能享受那些优惠,那公平不是就被打破了吗?政府补贴既鼓励了一批人,也惩罚了另一批老车主。你说,买油车的痛苦在于限行,买新能源汽车的却免于这点烦恼。这里面是不是有点优惠的味道?我觉得,玩这套政策的人,心里都知道这是利益交换。

我还记得,朋友小王说过:路费都该交了,养车上路不就得交养路费吗?可我们总是见到,新能源汽车不用缴这个——是不是就让那些使用传统能源的车主吃亏。我猜,也许有人会问:那收电费,这不就是变相多收钱吗?其实我也不知道,难不成,充电站要加入养路费的成本在电价中?这问题挺复杂,但我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给新能源车豁免了这些基础费用,就能理解成公平了。

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有驾

我在思考,限行的初衷,好像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交通堵塞。毕竟,限油车还在卖,新能源车越限越多,反倒变成了换挡行动。这是不是就像矛盾?油车要限行,是为了缓解拥堵;新能源无限行,是不是其实在替换油车的角色?但我有个问题:你真的觉得,开了辆新能源车,就能解决堵车问题了吗?还是只是把拥堵的车流换成不同牌子的车?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昨天孩子画的未来城市,里头满是戴太阳能帽子的无人驾驶车,我忍不住笑。这种场景,光靠优惠政策能实现吗?我发现,除了政策之外,还是得看实际使用体验——比如充电的便利性,续航的稳定性。为此,我忍不住问自己:假如你要十年一辆车,究竟是油还是电?或者,是不是增程式更实用点?这其实又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纯电车在北方冬天这么难受?大雪天、寒冷,电池都要冷藏,车子启动、续航大打折扣——这种生活场景,你咋看?

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有驾

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挺复杂。因为政策、技术、市场,像个大拼盘。有时候觉得,政府的温暖像个温室花园,能让我在寒冬中多几分安全感;但也会担心,太过偏向某一类技术,后续的成长机会会不会被压抑?而所有的利好——减税、补贴、免费不限行——,是不是都在掩盖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行业是否在公平上走偏了?

你觉得呢?可能唯一真实的,是路边那辆车的灯光映在湿漉漉的路面上,反射出一丝朦胧的光。真到扛过那个冬天,才知道:健康的竞争,才是最好的公平。

支持新能源汽车可以,但免税免费不限行等其他优待是否应叫停,恢复公平对所有车主才是真正的正解-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