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都挺好奇的。
那就是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明星品牌——广汽埃安,宣布要掏钱入股华为新成立的那个智能汽车公司。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有点犯嘀咕,广汽和华为,这俩之前不是还闹过“分手”嘛,怎么一转眼又要“在一起”了?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次的合作,能成吗?
要想把这事儿看明白,咱们得先倒回去看看,他俩之前到底经历了啥。
几年前,广汽和华为高调宣布要一起搞个大项目,联手造一款高端智能电动车,代号叫AH8。
当时,这可是个大新闻,一个是国内造车的老牌劲旅,有技术有工厂;一个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智能技术玩得溜。
大伙儿都觉得,这俩凑一块儿,那不得是“王炸”组合啊?
可谁想到,合作进行到一半,到了2023年,广汽突然发了个公告,说这个项目不跟华为一起玩了,改成广汽埃安自己独立开发。
这事儿当时就引起了不少议论。
很多人不理解,好好的合作怎么就黄了呢?
说白了,问题出在“谁说了算”上。
当时广汽的董事长曾庆洪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核心技术都用华为的,那我们不就成了一个造车壳子的代工厂了吗?
这句话,可以说点透了所有传统车企心里的那点焦虑。
在广汽看来,一辆车的“灵魂”,也就是最关键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东西,必须得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华为当时提供的合作模式,虽然技术非常先进,但它几乎把车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全包了。
这就好比你请了个顶尖大厨来你家饭店,结果从菜品研发到后厨管理,全是他说了算,你这个老板反而成了打下手的。
广汽当然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最后让大家觉得车子的功劳全是华为的,那可不行。
所以,第一次合作,双方虽然牵了手,但心里想的不一样,最后只能一拍两散。
然而,市场是不会等人的。
分手之后,广汽埃安也确实在努力自己搞研发,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
但是,现实情况比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下半场,比的就是谁更“聪明”。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在全球不断升级,国内的“蔚小理”这些新势力,在智能座幕和智能驾驶上更是拼了命地往前冲,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咱们可以看看一些数据,就拿2023年来说,广汽埃安的销量非常亮眼,全年卖了超过48万辆车,这个成绩绝对是名列前茅。
但是,销量高的同时,也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
很多人一提到埃安,第一印象就是“网约车”、“性价比高”、“经济实惠”。
这当然是好事,说明车子可靠耐用,受市场欢迎。
可问题是,这个印象太深了,导致埃安的品牌形象有点被固定在了中低端市场。
当它想推出一款售价三十多万的高端车型时,消费者心里就会打个问号:“你一个卖十几万车的,凭什么卖这么贵?”品牌想要往上走,非常困难。
反观华为,它的智能驾驶系统(ADS)在业内的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不需要高精地图的城区领航驾驶这些尖端技术上,已经做到了领先水平。
市场的这番对比,让广汽很清楚地认识到,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光靠自己闷头追赶,实在是太难了,不仅要花海量的钱,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追得上。
与其这样,不如换个更聪明的办法,和最强的那个伙伴,用一种新的方式再走到一起。
所以,这次广汽埃安选择入股华为的新公司,这步棋就显得特别高明了。
大家注意,这次的合作方式跟上次完全不一样了。
上次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广汽买东西,华为卖东西。
而这次,广汽埃安是要当“股东”了。
这个身份的转变,学问可就大了。
首先,以前那个“谁说了算”的根本矛盾,一下子就解决了。
我成了你的股东,你的公司就有我的一份,你的技术发展好了,我作为股东也能分红,能享受到增值。
大家从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坐在一条船上共同划桨的伙伴,目标变成了一致的。
广汽不再是那个担心被抢了风头的“老板”,而是变成了共同事业的“合伙人”。
其次,这对广汽埃安的品牌提升来说,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
埃安自己去冲击高端市场,费力不讨好。
但现在不一样了,通过投资华为的新公司,未来可以合作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
这个新品牌一出生,就带着两个光环:一个是广汽世界级的生产制造能力,保证了车子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个就是华为顶尖的科技实力,保证了车子的智能化水平。
华为这个品牌本身在老百姓心里就代表着科技、高端和信赖,这种品牌效应会直接赋能给新车。
以后消费者看到新车上带有华为的技术标识,心里的价位预期和价值感自然就上去了。
这就好比一个实力派演员,一直演一些小角色火不起来,但只要跟一个国际大导演合作一部大片,身价和地位马上就不一样了。
广汽埃安这次投资,就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导演”。
最后,从整个广汽集团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非常划算的资源整合。
华为有全球顶尖的技术,但它坚持不自己造车,它的技术需要有强大的生产线和供应链来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广汽埃安有什么呢?
它有被评为全球新能源“灯塔工厂”的智能生态工厂,这是世界一流的制造水平;它有一年卖将近五十万辆车锤炼出来的成熟供应链,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它还有遍布全国的销售店和售后服务网点。
这些恰恰是华为最需要的。
通过这次入股合作,华为的技术可以直接在埃安世界级的工厂里生产,用埃安的供应链降低成本,甚至通过埃安的销售网络快速卖到消费者手里。
这样一来,双方都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的巨大浪费,实现了强强联合,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
这不仅是广汽和华为两家的好事,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件大事,它探索出了一条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是我们中国企业抱团取暖、合力向上,在全球智能汽车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的一次漂亮出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