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抢茅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就突破了24万台,可见其受欢迎程度。然而,随之而来的“改配”风波和超长交付周期却让不少车主头疼不已,甚至引发了对小米汽车交付能力的质疑。
“改配”变“增购”,车主懵了!
王小姐和程先生都是小米SU7的准车主,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免费将订单改配为YU7,却没想到终变成了“增购”,即同时拥有SU7和YU7两个订单。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在改配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时间节点混乱、流程提示模糊、界面设计易误导,终导致重复下单。
据了解,像王小姐和程先生这样的车主并不在少数,仅两个社交平台就有700余位车主遇到了类似问题。他们指出,小米汽车在改配引导方面存在多重漏洞,导致车主误操作,甚至引发经济损失。
超长交付周期,车主焦虑!
除了“改配”问题,小米YU7的交付周期也引发了车主的强烈不满。部分车主表示,他们下单时APP只提示“预计8月首批交付”,锁单后才得知交付周期长达43-46周,这直接影响到了购车成本和用车计划。更有车主表示,提车时间要8个月以后,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甚至提出了“投诉雷军诈骗!非法集资!”的激烈言论。
面对车主的质疑和投诉,小米汽车的客服却一直以“尽快回复”来敷衍,迟迟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态度让消费者更加不满,他们认为小米作为一家大公司,理应尽快正视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交付能力成考验,小米汽车能否应对?
小米YU7的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但也暴露了小米汽车在订单管理、流程设计和产能等方面的不足。目前,小米汽车一期工厂设计产能15万辆,单月产能约1.25万辆。为了提高交付速率,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已开启“双班”运营,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满足YU7的超长订单需求。
为了缓解交付压力,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依然为15万辆。参照一期工厂的生产效率,若产能拉满,赶在年内将现有订单交付完毕还是有希望的,并且还能有不少盈余。然而,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才能满足车主的交付需求。
小米汽车的未来之路?
小米YU7的“改配”风波和交付问题,暴露了小米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军,小米汽车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小米YU7的超长交付周期,一定要理性看待,结合自身情况谨慎选择。毕竟,提车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到用车计划,还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
你对小米YU7的“改配”风波和交付问题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