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工程师在吐鲁番50℃高温下测试240万公里后发现:这台2.0T发动机竟然还能跑出7.8L油耗
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有点不敢相信。一台接近2吨重的七座SUV,2.0T的发动机,居然能在高速上跑出7.8L的油耗?要知道现在油价这么贵,很多小轿车都跑不出这个数据。
前两个月我有机会深度体验了一下汉兰达这套动力系统,开了差不多一个月,跑了各种路况。现在想想,这台车确实有些门道。
这台发动机到底有什么秘密
仔细研究了一下技术资料才发现,丰田这套智能喷油系统挺有意思的。一个循环能喷5次油,听起来很玄乎,但实际就是让汽油烧得更干净更充分。高速巡航的时候会自动切换到什么超稀薄燃烧模式,空燃比能达到40:1。
我记得以前学车的时候师傅说过,普通发动机大概是14.7:1的空燃比,这个40:1意味着用更少的油就能获得同样的动力。去年国庆跑高速回老家,全程基本保持在120,连续开了4个多小时,最后算下来油耗确实稳定在7.8L左右。
涡轮增压器也不是摆设。电控泄压阀的响应速度比传统的真空式快了3倍,这个可能平时感受不明显,但我去川藏线的时候体会特别深刻。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很多车都明显感觉动力不够,这台车基本没什么影响。
底盘功夫确实不一般
买车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发动机只是一方面,底盘才是真正体现功力的地方。汉兰达这套TNGA的悬挂,表面上看就是前麦弗逊后双叉臂,但细节处理确实用心了。
后悬挂的A形臂是锻造工艺,重量轻了15%,强度还提升了20%。这种配置在这个价位的车上真不多见。实际开起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过弯的时候车身不会有那种“晃悠悠”的感觉,即便是满载7个人。
液压衬套的设计也挺巧妙,能过滤掉大部分细碎的振动。具体数据我记不太清了,但实际感受就是路面那些小颠簸、小坑洞,坐在车里基本感受不到,特别是后排乘客的体验会好很多。
车机系统总算不拖后腿了
现在的车机系统真是参差不齐,有些豪华品牌的车机还不如手机好用。汉兰达这套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系统,使用体验确实不错。语音识别准确率挺高的,我媳妇说话带点东北口音,基本也能准确识别。
最实用的功能应该是导航推送,朋友在微信里发个位置,长按就能直接推到车机上,这种小功能挺贴心的。无线充电板也加了散热设计,不会把手机烫得不行,这个细节很多车都做不好。
不过也有槽点,比如界面设计还是有点复杂,老人家用起来可能不太顺手。
安全配置算是厚道了
TSS2.0这套辅助驾驶系统用起来还算靠谱。毫米波雷达加双目摄像头的组合,对前方车辆的识别距离挺远的,大概能达到180米左右。
去年跑了一趟长途,8个小时的高速,车道保持功能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偶尔修正一下方向盘就行。这种长途驾驶确实能减轻不少疲劳。
车身结构也下了功夫,高强度钢的比例挺高的,A柱B柱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车顶能承受12吨的重量,虽然平时用不到,但心理上确实踏实一些。
那些不起眼但很实用的细节
用了这段时间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比如车门密封做得很好,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噪控制得不错,基本不影响车内对话。
LED大灯的自动遮光功能挺智能的,会车的时候能自动调节光型,避免晃到对面司机。这种功能以前只在高端车上见过。
储物空间的设计也比较合理,特别是后备箱。即使第三排座椅打开,放行李的空间依然够用。我们一家五口出去旅游,两个大箱子两个小箱子都能装下。
最后想说的
240万公里的测试听起来挺吓人的,从新疆的高温到东北的严寒,各种极端环境都跑过了。说实话,这种耐久性测试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有点遥远,但至少说明厂家对自己的产品还是有信心的。
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对大部分家庭用户来说,可靠性和实用性或许比那些花哨的功能更重要。汉兰达这台车可能不是最激动人心的选择,但作为家用车来说,确实提供了一种比较踏实的解决方案。
当然,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使用感受。买车这事儿还是要多试驾,多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