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淋雨不能骑,是电池坏了,还是其他问题?维修师傅告诉你
哎,这天气真是比女朋友的心情还难猜,早上出门还阳光明媚,下午就大雨倾盆。我那辆心爱的小电驴,就这么傻乎乎地淋了一身雨。一拧车把,嘿,没反应!仪表盘上跟开了灯会似的,各种感叹号乱闪。当时我就懵了,这下完了,电池是不是报销了?换一块电池少说也得上千块,够我喝一个月的奶茶了!是不是所有电动车都这么“娇气”?淋点雨就得进“ICU”?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跟大家唠唠电动车淋雨那些事儿,到底是谁在“闹脾气”,是电池,还是别的“家伙”?
先说结论,电动车淋点雨就罢工,十有八九不是电池的锅! 你可能会问:“啊?不是说水和电是死对头吗?”没错,但咱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电动车的电池,尤其是锂电池,通常都安装在车座下方或者踏板下方,厂家为了安全,一般都会做一定的防水处理,防水等级虽然达不到IP67(汽车级别),但应付日常的泼溅和淋雨,还是绰绰有余的。真正容易“中招”的,是那些暴露在外的“敏感部位”。比如,刹车断电开关,这玩意儿就在车把上,雨天一不小心,雨水顺着车把缝隙就钻进去了,导致电路短路或信号异常,车子立马“躺平”,让你骑都骑不了。还有油门转把,外卖小哥天天淋雨,手把湿漉漉的,电子信号被水一搅和,轻则反应迟钝,重则像杭州那位骑手一样,车子自己“发疯”往前冲,那可就太危险了!所以,下次你的车突然不走了,别急着给电池“判死刑”,先想想是不是这些“小地方”进水了。
那么,问题来了,进水了怎么办?难道真要花大价钱去修?这里教大家一个“土法子”,比修车省钱多了——晒! 对,就是晒太阳。很多情况下,这种“淋雨罢工”属于“正常进水”,水分只要蒸发掉,电路恢复正常,车子自然就能骑了。但切记,别把电池拆下来放在太阳下暴晒!高温会让电池内部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反而更容易导致短路,甚至有安全隐患。正确的做法是,把车停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把电池取下来,放在阴凉处自然晾干。有实验室数据表明,湿着的电池如果还连着电路,电量会流失得特别快,拆下来晾干能减少大半损失。我认识一个维修店老板,他说现在修车店九成以上的“进水车”,其实都是车主自己晾干就能好的,但大家图省事,直接推来店里,结果花了几百块,其实只是“晒太阳”的钱。
说完了“小感冒”,咱们再聊聊“重症”——泡水。如果说淋雨是“小感冒”,那泡水简直就是“绝症”。电动车一旦被积水完全淹没,或者水位超过了电机轴(大约15公分),那基本就可以准备换新车了。 为啥?因为整车的电路系统、控制器、电机内部都可能进了水。电机里的油封,一般两三年就会老化、开裂,平时看不出来,一泡水,水就长驱直入,腐蚀线圈和轴承。就算当时还能转,后期也会出现动力不足、异响等问题,修起来没完没了,修车费加起来可能比一辆新车还贵。更可怕的是,电池进水不会立刻坏,它会“慢性自杀”。锂电池里的电解液遇水会分解,产生气体,导致电池鼓包,这个过程可能要一两天才显现,等你发现时,可能已经引发短路、自燃了。湖北就发生过案例,电动车停了一夜,第二天突然着火,追根溯源就是泡水后电池出了问题。所以,雨天看到积水,甭管多深,绕道走! 别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最后,别再迷信“名牌电动车就一定防水”了! 这纯粹是智商税。所有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构造都大同小异,防水性能主要看密封设计,和品牌关系不大。有些低端车为了降低成本,密封胶条用得少,反而更容易进水。与其纠结哪个牌子更“耐泡”,不如养成好习惯:停车尽量选地下车库或有遮挡的地方;给车把、刹车处套个几块钱的防水套,相当于给爱车穿件“雨衣”;雨天骑行,水位一深就果断绕行。你今天懒得做的小事儿,明天可能就变成大麻烦。 每年因为电动车泡水损坏,全国要花掉超过十二亿!其实八成以上都能避免,换个胶圈五块钱,买个防水塞三块钱,花几分钟检查一下,就能省下几千块,甚至保住命。
所以,电动车淋雨不能骑,问题往往出在刹车断电、转把线路这些地方,而不是电池。关键在于预防和正确处理。你的电动车,真的经得起一场暴雨的考验吗? 下次下雨前,你会不会多看一眼充电口盖好了没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