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跑销量,吉利利润腰斩,长城单车赚得多

说起中国车市,表面上是一片繁花似锦,实际上却是草蛇灰线,暗流涌动。在2025年这出史诗级“三国杀”里面,比亚迪、吉利、长城贡献出了一场围观群众不困、车企高管不眠的好戏。既然是“三国杀”,自带头铁属性。比亚迪负责用销量把同行摁地上摩擦,吉利负责在销量里夹缝求生、利润表里寻宝,长城则一边淡定拿单车利润,一边看二位在前面互殴。巧的很,这三家凑一块,既能拼拼跑量,顺便调戏下钱袋子,最后再一起画个饼做做跨国梦,主打一个卷中卷、拼中拼。

那个拉横幅算总账的总结控大数据说了:上半年,比亚迪销量214.6万,让对方家长直呼“别比了”;吉利140.92万辆,虽然不抢眼也勉强撑住体面,人群边缘徘徊型选手;长城嘛,只能做个“自信的第三”,56.89万辆,win-win全靠解释权。不过别急,销量不是全部,咱看看利润。端着算盘一算,长城单车还能赚1.11万元,吉利和比亚迪仿佛泼妇吵架,赚的不如花的多。

有人就问了:“为啥都忙成狗,赚的钱还没过去香?”很简单,普天之下,唯有汽车企业不赚钱。你以为新能源、科技、跨国并购这些词汇背后都朝阳呢,其实早晨没刷牙的味儿。比亚迪财报在桌上,营收3712.8亿元稳稳的,净利润155.1亿元,听上去刺激,实则增长乏力——净利润增速比去年慢了精气神。吉利更加戏剧化,营收涨了,净利润反手一个腰斩。长城,你以为它低调随和,结果净利润也是腰部调理,上半年掉了10.2%。三家企业加班费给够了,结果到头来净利润全掉队。这逻辑,你说离谱吧,也不离谱,放在中国任何“卷业”都能复现。

不过吧,三家卷得难舍难分的本质说来就是卷投入。谁的广告铺得广,谁的新品推得猛,谁能在B站和地铁里刷出新花样;你敢上市新款,我就敢打骨折促销;今年亏点,明年加油——这股子悲壮劲可比三国演义更有现代烟火气。但问题摆那儿:卷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利了,企业肝不行了。

比亚迪跑销量,吉利利润腰斩,长城单车赚得多-有驾

接下来看销量层面的荒唐。中国汽车产销数据创新高,新能源汽车更是飙到天花板,成色十足一副“制造强国”的模样。具体到三个主角,比亚迪仿佛装了马达的兔子,销量翻云覆雨,比起去年多了整整三分之一。吉利想低调,成绩单不允许,电气化、油电混双皆开花,主攻中国市场,打出个“吉利自救宇宙”。但说利润呢,吉利无奈耸耸肩,单车还不如街口拉人的电瓶车赚得多,比亚迪表现也只比它好些许,气的股东直想攒钱买理财。讽刺的是,长城销量明明最示弱,单台利润却是王者,简直是“卷土重来未可知,利润静女最先知”。

比亚迪跑销量,吉利利润腰斩,长城单车赚得多-有驾
比亚迪跑销量,吉利利润腰斩,长城单车赚得多-有驾

为啥“卖得少赚得多”?舆论场上的砖家拍着胸脯表示,这和人生一样,主要讲究选择:你要急功近利,拉上拓新型战略,怎么可能一夜暴富?有的企业偏偏玩大规模烧钱换市场,有的则像老牛拉破车,不着急先求稳,利润低点慢慢熬。自古以来,快的未必先死,但慢的能活久点。

这里的荒诞也在于:整个行业实际单车利润都在涨,但只有三家主角一起往下掉,究竟是谁的锅?是新能源的补贴福利把车价拉低,还是用户习惯性砍价?还是整个卷王大赛合同没写谁最后要笑到最后?反正比亚迪和吉利都采取了“对问题保持沉默”战略。大家心知肚明,单车利润并非脸皮,跌了还能再贴,无非拉长战线,耗死对手,照葫芦画瓢。

要是把目光扔到大洋彼岸,这帮造车寨主就不止互卷,他们还要出海,和老外比谁钱多、谁能哭到最后。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308.3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了新宠儿,增长杠杠的。比亚迪在海外嘚瑟得很,像极了万金油,不管去哪都能冒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中国车轮转得比风扇快。吉利的数据有点尴尬,这边中国市场全力冲刺,那边海外还得收缩阵线,同比下滑,只能靠新能源门类挽尊。至于长城,卷出国门变成“老外面前的国产良心”,但销量依旧让人张皇失措。

比亚迪跑销量,吉利利润腰斩,长城单车赚得多-有驾

车圈的噱头不仅仅在于数量,更在于下个十年的趋势。有业内人士豪情满怀,二十一世纪无品牌不称雄,纯粹卖产品那是小作坊思维。各家厂商憋足劲想做“品牌出海”,可先不说能不能跟丰田、福特分个蛋糕,先把“质保十年”的旗子收好,毕竟海外市场可不是韭菜地,可能还是农夫在种地,就等割你一茬。

三大出口趋势已成定局:新能源做主角,好似大人买菜非要带点小葱混香气;非洲中东要赶时髦、做新增长极,可别再以为只能卖二手车,谁说中国品牌不适合沙漠?至于“品牌出海”“产业出海”,那是四海皆兄弟、处处能开公司。技术输出、本土合作,你们懂得,实在不行卖点专利权也算进步。

说到底,中国汽车能否横扫全球,看的是谁更字母智商;政策能给面子,市场不给脸色。纵观下半年,内卷大旗依然飘扬,关税政策变来变去,车企高管心态如坐过山车,还要装出睡得香吃得饱的样子。“预测”总是迷离又诱人,乘联会称出口会更好,但有几分希望、几分压力,全靠嘴遁和KPI共修。

想想以前的“三国”,都死得体面,唯独现代“车国杀”,得让资本和劳模精神PK个天翻地覆。比亚迪舍命狂奔,吉利带伤上阵,长城躺地坚守价值观。谁弱?谁强?其实三家都是千斤顶下的蚂蚁,各有各的废柴光环。

最后贴士:过了2025才知道三国杀真正赢家,是谁存得住现金流,谁晚点暴雷。最怕的,是你以为是商业大片,其实是大型密室逃脱,谁也找不到出口。毕竟口号里喊得燃,账本上赚得寒,这才符合国产造车最荒谬、最真实的黑色幽默基调。

如果你问我:明年这仗谁输谁赢?大概率,三家都得给自己抄送年终总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卷死我》。至于消费者嘛,继续看戏,算盘别收,哪天自己跳进车市,兴许还能拿个“年度最佳韭菜奖”。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