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用舱内激光提升安全,动力配置多样,续航表现抢眼

有人说,科技进步就是不断给汽车装上眼睛。于是,昔日靠人类眼球巡视的驾驶舱,如今已经变成了各路传感器的竞技场。就在大家还在为外置激光雷达的造型争论不休的时候,全新问界 M7 悄然把“眼球”搬到了车舱内部,一举让舱内激光视觉方案成为全场焦点。你以为这只是小升级?错,这其实是汽车进化史上的一次小型地震。

先看这“舱内激光视觉”。说白了,就是华为把激光雷达藏在车里,干的却是外面那些高调“凸起”雷达做不到的事。以往自动驾驶多靠主视觉方案,外面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哪有舱内这么省心?问界 M7 的激光视觉方案不仅能识别常规障碍物,甚至连路边的锥桶(一项传统视觉天敌)都能一眼看穿。恶劣光线环境下,它还原本色,堪称汽车界的“夜视仪”。紧急转向辅助 ESA 的出现,就是对车内激光视觉方案的实力盖章:无论昏暗还是刺眼,它都能用冷静的定量分析守护安全。你说以前辅助驾驶是“小聪明”,这回算是真正的“大智慧”了。

问界M7用舱内激光提升安全,动力配置多样,续航表现抢眼-有驾

而关于具体参数,官方早早给出“硬实力证明”。5080×1999×1780mm 的尺寸,轴距 3030mm,空间感和舒适度直接对标豪车,加上顶配激光雷达与不带激光雷达两种车顶可选,充分满足有“选择困难症”的人群。不带激光雷达的车型就用“舱内激光”出奇制胜,实现安全感内外兼修。这种“行业首发舱内激光”的勇气,倒像是手机内屏指纹到屏下指纹进化一次,不露锋芒却很有杀伤力。

更加有趣的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靳玉志把这套方案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舱内激光视觉 Limera,仿佛隔壁人家的猫突然取了个拉丁文名字,瞬间有了科技光环。简而言之,这东西体积小巧,集成设计,一旦遇到高 30cm 小障碍物,哪怕夜黑风高,100km/h 下也能柔顺地把车刹停。对驾驶者来说,这种“隐藏的守护者”比任何主动安全提示都来得踏实。想象下:你在高速上飞驰,前方蹦出个锥桶,主视觉方案还在琢磨是不是垃圾,Limera 已经悄悄帮你刹停了——这就是科技的温度。

问界M7用舱内激光提升安全,动力配置多样,续航表现抢眼-有驾
问界M7用舱内激光提升安全,动力配置多样,续航表现抢眼-有驾

当然,说到动力系统,问界 M7 也没有示弱。增程版先上场,37度电或者53度电,综合续航直接拉满到1600+公里。油耗达到WLTC 公告百公里6.5L,基本跟部分传统B级车打平手。纯电版则配备100度电池,续航高达700+公里,搭载华为高压电驱七合一。宁德时代电池打底,凭实力圈粉。自动驾驶也好,动力表现也罢,一辆车就该“两条腿走路”,问界 M7是懂生活的。

总结而言,全新问界 M7 的舱内激光方案像是给传统汽车上了“第三只眼”。它看到本质,识别微小,守护每一次出行如影随形。外表低调,里子硬核,就跟那些看似普通但灵魂不凡的朋友一样,默默守护,却关键时刻让你感受生命的重要。科技发展不该仅仅是炫技,更要让每一位乘客每一程平安抵达。问界 M7用激光视觉弥合了安全与智能之间的鸿沟,让普通人与未来的一步之遥,变得更加“稳稳当当”。

至于上市时间,官方定在 9 月。至于后续表现,拭目以待。谁说创新一定要惊天动地?其实真正的革新,往往藏在那些你没注意的细节里——比如一只藏在舱内的“激光眼”。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