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一个车圈里真实发生的大事,这件事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主角是一款车,叫问界M7。
可能在一年前,您要是跟身边的人提起这车,得到的反应多半是“哦,听过”,或者干脆就没什么印象。
那时候它的销量确实不太行,有时候一个月全国也就卖出去几千台,在那么多新车里头,可以说是排不上号的。
但是,就在2023年9月份,新款的问界M7一出来,整个场面就完全反过来了,火爆得简直不像话。
订单多到什么程度呢?
多到把华为自己的在线商城和订车小程序都给挤瘫痪了好几次。
线下实体店里也是人山人海,跟过年逛庙会似的。
最终的数据是,新款车发布后不到一个月,大订单就超过了五万台,两个半月的时间,这个数字就冲破了十万台。
这个成绩,在整个汽车行业里都是相当惊人的。
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辆之前快要被市场忘记的车,怎么就突然一下子成了大家抢着要的“香饽饽”?
这中间难道有什么魔法吗?
其实,这背后没什么魔法,而是一套实实在在、拳拳到肉的组合拳,是华为下定决心,花了大力气把一手不怎么样的牌,硬生生打成了王炸。
首先,咱们得明白老款的问界M7为什么卖不好。
这车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对它最大的一个疑虑,就是它的“出身”问题。
很多懂车的朋友都看出来了,老款M7在底盘和整体车身结构上,跟赛力斯公司之前的一款叫东风风光ix7的燃油车有很深的关系。
说白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拿一个已经不太新的底子,重新做了个漂亮的内外装修,然后贴上华为的标签,卖到了三十多万。
对于花这个价钱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心里难免会有点不舒服,感觉自己花的钱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这在汽车消费里是个挺忌讳的事。
再加上当时市场上竞争也激烈,特别是理想汽车,已经把家庭用的大空间智能SUV这个概念玩得很明白了,老款M7在产品亮点上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所以销量一直上不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华为显然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做了一个非常果断的决定:投入超过五个亿的真金白银,对这款车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升级改造。
注意,这不是我们平时说的那种小改款,换个车灯、加个颜色就算了,而是一次接近于重新造一辆车的“大手术”。
这五个多亿花在哪儿了呢?
首先就是砸在了大家最关心的安全上。
既然大家觉得原来的车身结构不够新、不够安全,那好,华为就联合赛力斯把整个车身重新设计了一遍。
看不见的地方下了大功夫,比如车身的骨架,大量使用了那种强度特别高的高强度钢和更轻的铝合金,据说光是为了加固车身,成本就增加了很多。
这么一改,新款M7在安全性上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以前的一个槽点,直接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大卖点,让那些注重家庭出行的消费者一下子就安心了。
其次,就是把华为最拿手的看家本领——智能驾驶,毫无保留地装了上去。
新款M7搭载了当时华为最新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在没有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市区道路实现智能领航辅助驾驶。
这是什么概念呢?
简单来说,就是你设定好导航,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车子可以自己处理大部分的驾驶任务,比如识别红绿灯、自主超车、避让行人和电动车等等,你只需要在旁边监督着就行。
在二三十万这个价位的车里,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当时几乎没有对手。
这个功能一下子就让问界M7在智能化方面站到了行业的顶尖水平,形成了一个别人很难模仿的独特优势。
当然,除了安全和智能这两大核心,在乘坐的舒适性上,新款M7也把消费者的意见听进去了。
比如老款车被人说座椅不够舒服,新款就直接换上了体验感非常好的零重力座椅,后排乘客也能享受到非常放松的乘坐姿势。
底盘的调校也重新做过,开起来、坐起来都比以前舒服了不少。
可以说,华为是拿着放大镜,把之前用户抱怨过的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地去改进和优化了。
产品是做好了,但光有好产品还不够,价格才是引爆市场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新款问界M7的定价,可以说是它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老款车起步价是31.98万元,而新款呢,直接把起步价拉到了24.98万元。
一下子便宜了整整7万块钱!
而且这还是在产品力大幅提升的前提下。
这个价格一公布,所有人都惊了。
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过去买一辆普通合资品牌中型SUV的钱,现在能买到一辆尺寸更大、空间更宽敞、配置更高,还带着顶尖智能驾驶系统的国产新能源旗舰车型。
这种性价比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它彻底打破了很多人原有的购车计划。
原本还在理想、小鹏或者其他品牌之间犹豫的潜在买家,看到这个价格和配置,很多人心里的天平一下子就倒向了问界M7。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华为品牌自身的影响力。
在新M7发布的那段时间,恰逢华为Mate 60 Pro手机携带着自研的麒麟芯片强势回归,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支持国货、支持华为的热潮。
“遥遥领先”这个词传遍了大街小巷。
这种强大的品牌光环和民众情绪,非常自然地延续到了华为的汽车业务上。
很多人是出于对华为技术和品牌的信任,才开始关注并最终选择了问界M7。
在他们看来,一个能在芯片领域突破封锁的公司,它深度参与制造的汽车,品质和技术也一定值得信赖。
这种情感上的认同,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为新M7的火爆又添了一把最旺的火。
所以说,问界M7的成功逆袭,是一场精心策划、准备充分的战役,它把产品、价格和品牌情感这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最恰当的时间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