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复古踏板车市场挤得像早高峰地铁,维多利亚、姜戈这些老牌子占着位,新来的想出头可太难了。但 MBP 这招 “听劝式升级” 有点意思:用户说冬天骑车冻手,它就加上 3 档可调的手把加热;有人抱怨座太高脚挨不着地,直接从 780mm 降到 760mm。这种 “用户说啥就改啥” 的路子,在参数满天飞的当下,反而成了破局的关键。
最让人惊讶的是价格 ——10980 元。要知道同类型的维多利亚 150Si 卖到 14980 元,姜戈 150 也要 13800 元起。差着三四千块,MBP 还把 ABS、TCS、无钥匙启动这些 “高配” 全装上了。这就像买奶茶加了珍珠、椰果、仙草,价格反而比基础款还便宜,能不吸引人吗?
它的升级可不是瞎加东西,全按实用程度排了队。安全上,双通道 ABS 加可关闭的 TCS 系统,雨天刹车不打滑,想偶尔撒欢也能关掉 TCS;边撑没打正就启动不了,再也不怕忘收边撑摔车。舒适性上,除了手把加热,后靠背还从钢管换成铝合金的,带朋友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后背硌得慌。操作上更贴心,油门从单拉线改成双拉线,起步不窜了;钥匙能集成无钥匙启动,揣兜里就能开车,跟开汽车似的方便。
设计上它没走 “复古就等于老气” 的路子。四种颜色都是汽车级的巴斯夫烤漆,尤其是那个绅士黄,在阳光下看着特别有质感。格栅上的流水灯是个巧思,晚上开出去,别人老远就知道 “是 MBP 来了”。车身上手写体的 “Mate” 贴花,比那些千篇一律的 Logo 看着有温度多了。5 寸的竖屏仪表能连手机导航,骑车时看路线不用低头掏手机,这点比很多老款复古车强太多。
动力和车身设计,明显是冲着日常通勤来的。149cc 的发动机,10kW 功率和 13.7N・m 扭矩,在城市里超个车、上立交都够用。低扭调得很舒服,起步不肉,70km/h 以内加速轻快,正好符合市区限速。前置油箱让车身重心稳,过减速带时,前叉和后减震能把颠簸滤掉不少。实测 7 升油箱能跑 280km,一周加一次油足够了,不用总惦记找加油站。
以前骑复古踏板总有些小别扭:头盔箱要么装不下头盔,要么工具和头盔挤一起。MBP 把头盔箱做了分区,瓢盔能直接放,四分之三盔开盖也能搁进去。760mm 的座高特别友好,我 165cm 的身高能全脚掌着地,170cm 以上的朋友前脚掌也能稳稳踩住,停车时心里踏实多了。
对比同价位的车,它的优势一下就显出来了。维多利亚 150Si 贵了 4000 块,连个手把加热都没有;姜戈 150 没 TCS,仪表功能也简单。MBP 这波相当于 “花小钱办大事”,把用户最需要的配置全给齐了。而且它没抄别人的设计,国际化团队做的原创造型,在街上跑不容易撞款。
我觉得这车最值得说的,是它的 “可进化” 思路。不是把车造出来就完事,而是盯着用户反馈持续改。这种 “用户共创” 的模式,说不定会让其他品牌也跟着变 —— 毕竟谁也不想看着别人抢走注重实用的顾客。听说他们还打算出勃艮第红的特别版,试试轻奢市场,这步棋走得挺聪明。
现在买复古踏板的人,早就不满足于 “好看就行” 了。大家想要的是既保留复古的范儿,又有现代车的方便和安全。凯威 MBP C150Mate 用 10980 元的价格,把这个平衡点找到了。
你要是正在选复古踏板,会优先看参数配置,还是实际骑起来的感受?不妨去试试这款车,说不定能找到答案。
全部评论 (0)